初中化学

化学变化为人类带来多种新物质和能量,充分利用这些变化,利用化学知识自如的控制化学变化,才能真正让化学服务于人类社会。
(1)物质的燃烧为我们带来光能和热能。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燃料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填化学式)           。
(2)“火立熄”灭火球是一种新型灭火装置,在受到球体中心膨破力倒能将球体内的灭火干粉均匀爆撒开,附着在可燃物的表面,使其达到灭火效果。其中的灭火材料是纳米级ABC干粉,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NH4H2P04)。磷酸二氢铵在受热时,能够生成氨气、水、五氧化二磷,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①写出磷酸二氢铵受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
②该灭火球灭火过程中蕴含的原理是(写出一条即可)                       。
③磷酸二氢铵还是一种常用的化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磷酸二氢铵是一种复合肥 B.使用该化肥时应避免与碱性物质混用
C.该化肥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3:2 D.运输、储存该化肥时应避免日晒雨淋

(3)如果城市客车使用二甲醚(化学式C2H60)为燃料,能减少汽车尾气中PM2.5的排放。二甲醚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填最简整数比)            。二甲醚燃烧驱动汽车的过程是_           能转化成热能,继而再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知识的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H 2 C O 3 = H 2 O + C O 2
C a C O 3 = 高温 C a O + C O 2
C u 2 ( O H ) 2 C O 3 = 2 C u O + H 2 O + C O 2
通过比较发现:
(1)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2)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答一条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 分)如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锌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氢气,因盐酸会挥发出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导致制取的氢气不纯,现要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氢气。
① 制备氢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 小明同学要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氢气,按 A→B→F→D 的顺序连接仪器,对于小明同学设计的这套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2)若小明同学欲利用制备的氢气来测定某氧化铜样品中 CuO 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反应),取 9g该样品,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A→B1→G→B2→B3
(已知:CuO+H2 Cu+H2O)。
① 为了安全进行氢气的可燃性实验,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            
② 实验时,观察到装置 G 中的现象为                              
③ 小明同学测得反应前后 B2 装置质量增加了 1.8g,计算该样品中 CuO 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 0.1%) 。
④ 如果没有连接 B1,则计算出该样品中 CuO 的质量分数会       (选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之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2)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
(3)C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                     (填序号);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 gl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小”或“偏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使用的科学方法。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甲图实验中,装       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
(2)铁在空气中生锈是铁跟氧气、水等物质作用的结果。乙图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铁生锈时需要_____________。
(3)取一定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丙图所示。图中_______(填“a”或“b”)曲线表示镁的反应。根据丙图,还可推知反应结束时,镁、铁消耗HCl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用经过粉碎的含有较多有机物杂质的粗铜,通过下列步骤制取硫酸铜晶体
 
(1)若步骤①中灼烧温度过高会产生副产物氧化亚铜(铜的化合价为+1价),其化学式为
(2)写出步骤②中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②中,铜和稀硫酸不能直接发生置换反应的原因是。  
(4)反应途径Ⅰ和Ⅱ,分别发生如下反应:
途径Ⅰ: 2 C u + O 2 + 2 H 2 S O 4 = 2 C u S O 4 + 2 H 2 O

途径Ⅱ: C u + H 2 O 2 + H 2 S O 4 = C u S O 4 + 2 H 2 O

请选择你认为更适合于实际应用的途径,并说明理 由:
(5) 根据图2,步骤④的结晶方法为。    
(6)若800 k g 粗制氧化铜(其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4%),通过途径Ⅱ转化为硫酸铜,计算参加反映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4分)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1)欲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观察到B烧杯内溶液变成红色,请推测A、B烧杯内盛放的溶液可能是什么?(答出一种组合即可)为使探究更严谨,应如何改进该实验?
(2)若A中盛放硝酸银溶液,B中盛放浓盐酸,该实验现象是什么?
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分)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生活中某些食品包装内放一小包铁粉,作用是什么?
(2)某同学在探究铝与稀盐酸的反应时,发现打磨过的铝片反应比未打磨过的铝片反应剧烈,请解释原因可能是什么?
(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请分析滤液中所含溶质情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及收集常见气体的装置图。

(1)写出a、b的仪器名称:a       ,b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      ,证明是氧气
(3)实验室选用B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      口进(填序号)。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氨水)显碱性;在加热条件下,氨气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①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氨气时,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③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黄金首饰     B.铝蒸锅     C.铜导线
(2)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Fe2O3)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产品F)和铁红(氧化铁,产品G)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

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A-G七种物质中含铁元素的有                  (填字母代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属活动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1)铝比较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有较好的搞腐蚀性能
(2)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含硫酸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探究实验:分别将不同量的锌粉加入一定量的 M g ( N O 3 ) 2 C u ( N O 3 ) 2 A g N O 3 。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滤液成分的探究。
①若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含有金属为  。
②猜想:滤液中溶质为 M g ( N O 3 ) 2 C u ( N O 3 ) 2 A g N O 3 ,请分析猜想不合理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课外小实验中,小强同学以废弃的"棒棒冰"塑料管为材料,制成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该实验设计的优点。(答出三点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
(3)装置B与C组合,可以制取的氧气,反应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能用装置C收集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
(4)一种洗气装置如下图所示,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浓硫酸课吸收水蒸气,不吸收二氧化碳】

(5)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利用装修后剩下的大理石碎片进行相关实验.

(1)一位同学设计了装置A制取CO2,该装置能通过上下移动穿过橡胶塞的粗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大理石碎片应放在        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根据气体制备的一般原则,A中的粗铜丝能否用铁丝代替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2)浓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水份.如用装置B干燥CO2,则CO2应从        (填字母)端口通入.
(3)如用装置C收集CO2,则CO2应从        (填字母)端口通入.
(4)装置D用于通入CO2将水压入量筒中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二氧化碳从哪端进入集气瓶?
(2)如果用该装置收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则氢气从哪端进入集气瓶?
(3)该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用来贮气,则气体从哪端进入集气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