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因是。
(2)在焙制糕点时常需加入一种名为"泡打粉"的膨松剂,其主要成分是
,俗称。
(3)淀粉发酵后可生产乙醇(
),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吸烟有害健康,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填化学式)。
(5)在轿车的车箱内放入几包活性炭便可减少其中的异味,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图1中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
②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填"相等"或"不相等")
(2)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图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②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图3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
,的性质, 其中合理的是。
A. | 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钾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钠 |
B. | 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C. | 其水溶液能与金属梓反应生成氢气 |
D. | 其水溶液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
通过晾晒海水或煮井盐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使粗盐得到初步提纯:
(1)操作
的名称是,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通过蒸发
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结晶,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填"能"或"否"),理由是。
(3)在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所得精盐是否是纯净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一定量精盐样品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并向其中加入 |
写出一个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该精盐样品为混合物 |
某地曾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
亚硝酸钠(NaNO2) |
氯化钠(NaCl) |
水溶性 |
易溶, |
易溶, |
熔点 |
271℃ |
801℃ |
沸点 |
320℃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 |
1413℃ |
跟盐酸作用 |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NO2 |
无反应 |
(1)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个物理性质:
① ② ;
(2)检验亚硝酸钠的方法可以是: 。
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小苏打"的化学名称是.
(2)鸡蛋和牛奶都富含的营养素是.
(3)铁制品容易生锈的环境是.
(4)家庭生活中一种节水做法是.
(5)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
用科学方法认识和改造物质
只有正确认识了物质,才能合理改造和应用物质.请你运用归纳/演绎、实验、比较/对比等科学方法认识氯化钠。
(1)用归纳演绎法认识氯化钠的性质
已知下列反应:
①上述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运用(填"归纳"或"演绎")法得到这组反应发生的原因是。
②由①中得到的规律可以推测"氯化钠溶液也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运用的是(填"归纳"或"演绎")法。
(2)用实验法认识氯化钠的性质
①要验证(1)②中"氯化钠溶液也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推断,需要进行实验,实验方法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有实验法认识氯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其实验方法是.
(3)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
图为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通过比较/对比可以发现二者的相同点有(选字母编号,下同),不同点有.
A. |
易溶物质 |
B. |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方向 |
C. |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 |
D. |
20℃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E. |
23℃时的溶解度 |
F. |
40℃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 |
(4)用两种重要的实验法﹣﹣"蒸馏法和结晶法"改造物质
从古希腊炼金士到今天的化学工作者,都用了两种重要的实验法﹣﹣蒸馏法和结晶法.证明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可采用蒸馏法和结晶法中的,在生活生产中通过蒸馏法获得物质的一个事例是,通过结晶法获得物质的一个事例是.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石灰浆 ②煤 ③金刚石 ④稀盐酸 ⑤小苏打
(1)可作燃料的是;
(2)玻璃刀头上镶的物质是;
(3)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5)可保护树木、防止虫害,涂刷在树干上的物质是。
现有一包固体混合物A,其中可能含有硝酸铵、硫酸钾、硝酸铜、氯化钠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现按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请你依据实验过程和产生的现象做出分析与判断:
(1)气体B的化学式是 .
(2)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通过上述现象判断,该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 ,如果要证明混合物A中确实含有该物质,可用滤液F继续实验.请简要说出继续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现象 .
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
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
(1)
溶液显酸性,其pH7(填"<"">"或"=")。
(2)
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其对应的酸为(填化学式,下同)、碱为。
(3)
作为反应物,写出一个符号
的化学方程式:。
(4)
作为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其化学方程式:。
浩瀚的大海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海水资源前景广阔,探究学习小组以含有
,
,
离子的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为
)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无水
,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以
为例写出卤水中除去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操作Ⅱ酸化时应选择的酸是(填写化学式).
(4)上述反应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填写字母标号)
A. | 复分解反应 | B. | 置换反应 |
C. | 化合反应 | D. | 分解反应 |
(5)回收的 在紫外线照射和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和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紫外线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①、②、③)的作用下, 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第10小时时 产量最高是(填写"①"、"②"、或"③").
(6)已知T℃时四种化合物在水中和液氨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
||||
(1) |
170g |
92.0g |
1.50×10﹣4g |
33.3g |
(1) |
86.0g |
97.2g |
0.80g |
0.00g |
上述四种物质能在液氨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化工厂不断排放废气、废水(含硫酸),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1)排放在空气中的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2)周边农民常用 来改良酸性土壤。
(3)用(2)中选用的物质还能降低废水的酸性,反应的方程式是 。
(4)环保部门责令该厂停产整顿,下列整改措施合理的是 。
A.加高烟囱,将废气排向高空
B.改进工艺,减少废水、废气的产生
C.将废水排放在湖中稀释
D.将废气循环利用
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炭黑及金属铜和锌。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从管道烟泥中回收金属铜的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步骤①中,过滤操作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 ;在过滤时,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发现过滤速度很慢,原因可能是 (填一种可能的情况)。滤液B中的溶质有 (填一种)。
(2)步骤④中,所加入的金属X是当今世界上产量最高用途最广泛的金属,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不纯铜中的杂质金属X,可选用的试剂有 (填一种)。
(4)在进行“反应①”“反应③”“反应④”操作时,可将反应物加入 中(填仪器名称),然后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使反应充分进行。
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是两种常见之物。
(1)用化学方法区别这两种固体,可以选择下列哪一种物质?答:
A.白酒 | B.米醋 | C.纯净水 | D.酱油 |
(2)王军同学不慎在精盐中混入了少量纯碱,他想重新得到精盐,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说明另一方案不合理的理由:
海水是资源的宝库,海水淡化可获得淡水和浓海水.浓海水中主要离子的浓度如下:
离子 |
Na+ |
Mg2+ |
Cl﹣ |
SO42﹣ |
浓度/g/L |
63.7 |
28.8 |
144.6 |
46.4 |
从浓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补全由贝壳生产石灰乳的相应转化中所需的条件或反应物:
贝壳生石灰
石灰乳
(2)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 .
(3)滤液X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有 (填化学式).
(4)物质Y的名称是 .
(5)将MgCl2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结晶、熔融电解可制得金属镁.则2L浓海水理论上可得到金属镁的质量为 g.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按要求填空.
(1)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化学式为;
(2)恩施被誉为世界硒都,具有丰富的硒资源.硒(
)是人生命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周期表中与硫同族、化学性质相似.
、
、
、
表示4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物质
和
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3)有机化学中的最简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比的式子.某有机物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1:8,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按
、
、
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