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质量增加的是( )
A. | 碳酸钙 | B. | 浓盐酸 | C. | 浓硫酸 | D. | 氢氧化钠溶液 |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 霉变大米用水洗净后可以继续食用 |
B. | 农业上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
C. |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可作调味品 |
D. | 稀有气体可用作焊接保护气 |
下述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
B. |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
C. | 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
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白色固体 |
正确的实验方案是顺利完成实验的前提,下列化学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 | 用高温煅烧的方法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 |
B. | 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
C. | 用活性炭、塑料瓶等物品制作简易净水器 |
D. |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纱线和羊毛线 |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C.液氢和氢气都可以作燃料,是因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
D.不同酸溶液的化学性质可能不同,是因为酸根离子不同 |
实验是化学灵魂,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满二氧化碳可用蘸有石灰水的玻璃棒放在瓶口 |
B.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选用浓硫酸 |
C.证明石油是混合物的事实可用看颜色的方法 |
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仅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 |
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生成了大量氧气 |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和滴定时,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烧碱溶液和石灰水--取样,分别加入无色酚酞 |
B.食盐和纯碱--取样,分别加入食醋 |
C.硝酸铵和生石灰--取样,分别加水溶解 |
D.水和双氧水--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
鉴别方法 |
A |
腈纶和羊毛纤维 |
燃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
B |
食盐溶液和盐酸 |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C |
氯化铵和尿素[CO(NH2)2] |
与熟石灰混合后一起研磨,闻气味 |
D |
CO2和CO |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
A. A B. B C. C D. D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
B.化肥中加熟石灰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一定不是氮肥 |
C.碱的溶液PH都大于7,但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生产、生活中会用到不同的“洗涤”,下列“洗涤”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A.用食盐水清洗金属表面的铁锈 |
B.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脂 |
C.用盐酸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主要成份:CaCO3) |
D.用洗洁精清洗餐盘 |
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没有变质的是
A.生铁 | B.烧碱固体 | C.浓硫酸 | D.浓盐酸 |
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
B.用适量氯化钙溶液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 |
C.可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 |
D.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