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九年级5月模拟化学试卷
中国短道速滑队在索契冬奥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速滑冰刀可用不锈钢制成,不锈钢含有的主要元素是
A.铁 | B.碳 | C.铜 | D.铝 |
化学符号与符号的意义表示正确的是.
A.2CO2——2个二氧化碳 | B.CaOH——氢氧化钙 |
C.2O——2个氧原子 | D.NH4Cl——氯化氨 |
“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 |
B.教科书循环使用 |
C.讲卫生,尽量多用一次性餐具 |
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
表示下列各项大小或高低关系正确的是
A.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0<Al | B.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NH3>NO |
C.生铁和钢的含碳量:生铁<钢 | D.物质形成溶液的pH:肥皂水>食盐水 |
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都可生成无色、无味气体(常温下)的一组是
A.细铁丝和红磷 | B.木炭和硫粉 | C.氢气和木炭 | D.木炭和一氧化碳 |
下列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 B.碳酸钙受热分解 |
C.镁条溶于盐酸 | D.浓硫酸与水混合 |
生产、生活中会用到不同的“洗涤”,下列“洗涤”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A.用食盐水清洗金属表面的铁锈 |
B.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脂 |
C.用盐酸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主要成份:CaCO3) |
D.用洗洁精清洗餐盘 |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
B.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 |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
D.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 |
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OH- | B.NO3- | C.Ag+ | D.Ba2+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鼻孔直接凑到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口闻气味 |
B.过滤时,将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
C.测某酸性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 |
D.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将蒸发皿中的溶液直接蒸干 |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
B.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
C.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D.电解水获得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
通常的食醋中约含3%-5%的乙酸(化学式C2H4O2)。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氧化物 |
B.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
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
D.乙酸含有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2个氧元素 |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
B.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
鉴别下列物质所使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氧气与氮气——闻气味 | B.氯化钠与碳酸钠——用稀盐酸 |
C.铝与铝合金——比较硬度 | D.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 |
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 D,则C的质量为
A.6.8g | B.9.6g | C.8.8g | D.4.4g |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根据它们自身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反应现象,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加以鉴别的是
A.FeCl3 NaCl Ba(OH)2 | B.KCl HCl NNO3 |
C.Na2SO4 HCl H2SO4 | D.CuCl2 NaNO3 K2SO4 |
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
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
B.0-t1时段,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
C.0-t2时段,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
D.0-t2时段,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
2013年我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有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碳的一种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海绵”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
B.高弹性和强吸附性属于“碳海绵”的物理性质 |
C.“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
D.“碳海绵”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A.氢气 | B.二氧化硫 | C.二氧化碳 | D.一氧化碳 |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B.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 |
C.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
D.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
B.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
C.在1g 20℃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饱和溶液 |
D.1g硫粉在1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
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甲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 B.I、II、Ⅲ中都消耗了二氧化碳 |
C.循环过程中不需要吸收能量 | D.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
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
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l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
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
C.图l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
D.图1中o→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表示 |
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8.4g铁,反应物之间恰好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
A.8.4g碳酸钠 | B.8.4g氧化钙 | C.8.4g镁 | D.8.4g碳酸镁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铜片伸入硝酸银溶液中: ,该反应属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碳酸氢铵常温下易分解: ;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完全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和原来相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大气和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
(1)“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CO2排放会造成 ;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 。
(2)下列物质溶于足量的水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生石灰 B.二氧化碳 C.胆矾 D.硝酸钾
(3)某学生过滤混有泥沙的水,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A.滤纸破损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C.滤纸和漏斗内壁之间有气泡 D.仪器不干净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各种材料。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填化学式):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
(2)下列物质所选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聚乙烯塑料袋 | B.不锈钢刀 | C.陶瓷 | D.铝合金门窗 |
(3)①成语“百炼成钢”是指灼热的生铁经反复捶打转变为钢的过程,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高炉是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写出高炉内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3O4)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 。
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己略去):
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II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 。
(2)溶液A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3)过程III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
(4)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填字母序号)。 .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为 ;②为 。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装置有 (填字母代号),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用接口字母顺序从左至右连接) 。
(3)利用上述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双氧水溶液,需要30%的双氧水溶液 g,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