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A.玻璃棒 | B.蒸发皿 | C.烧杯 | D.天平 |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
A.称取5.0g氢氧化钠,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 |
B.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
C.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
D.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
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 。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右图(5 g以下用游码),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g。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mL(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标号)
(5)称量NaCl质量结束,将砝码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配制10%NaCl溶液,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湿烧杯
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部分药品沾在纸上,未倒入烧杯中
④氯化钠晶体不干燥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把5克A溶于水配成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n%的溶液。已知A可能是Na2O、NaCl、KNO3、CaO 、Na2CO3·10H2O中的一种或几种。请依据下列要求填空:
(1)当n = 5时,A物质是 。
(2)当n > 5 时,A物质是 。
(3)当n < 5 时,A物质是 。
(5分) 70 ℃时,将1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R溶液不断降温,析出固体R的质量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 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从70 ℃降到50 ℃的过程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要配制50℃时50 g R的饱和溶液,需要R的质量是 ________ g , 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 。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关操作如下图所示:
以上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用字母代号表示);C操作中出现的错误
;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15 g,游码的读数为3.5 g,则氢氧化钠和烧杯的实际总质量为 g
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步骤为称量、溶解、装瓶 |
B.称量10g氯化钠固体,量取90ml水 |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
D.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细口瓶 |
下列应用化学科学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本方法或所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A.氢气和甲烷的密度都比空气小,所以都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
B.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所用的烧杯必须是干燥的 |
C.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
D.通过测定两种稀盐酸的pH,可以比较它们的酸性强弱 |
下列应用化学科学对物质进行研究的基本方法或所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A.氢气和甲烷的密度都比空气小,所以都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
B.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所用的烧杯必须是干燥的 |
C.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
D.通过测定两种稀盐酸的pH,可以比较它们的酸性强弱 |
请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 ;
乙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趋势是: ;
40℃时,将60g甲物质溶解在100g水中,就可以得到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0℃时含有少量未溶解的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若要使乙物质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将200 g l0%的氯化钠溶液变成20%的溶液,需要蒸发掉水的质量为
A.10g | B.20g | C.50g | D.100g |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10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液等步骤 |
B.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需要过滤 |
C.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需要蒸发滤液 |
D.配制氯化钠溶液时必须用的仪器是漏斗 |
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操作不可能配成所需溶液的是
A.一定量氯化钠固体溶于适量水中 |
B.一定量24%的氯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 |
C.15%的氯化钠溶液与13%的氯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 |
D.18%的氯化钠溶液与10%的氯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