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1-2012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下学期五月供题化学试卷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及用途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
B.在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作肥料 |
C.用干冰作制冷剂 |
D.用紫色石蕊溶液验证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 |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示的意义不相符合的是
A.3Al3+——3个铝离子 |
B.2N2——2个氮分子 |
C.CaO——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
D.C60——石墨 |
小明参观刚装修完毕的新房,打开门便闻到一股气味,这是装饰材料中含有甲醛的缘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 B.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
C.分子的体积发生改变 | D.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
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 B.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
C.隔绝空气 | D.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到指定容器内 |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
C.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
D.蒸发食盐水时,将水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
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与4.8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只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对该化合物元素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B.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 |
C.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D.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实验室常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查阅资料发现:实验中,若温度不够高或木炭粉量不足,除有铜生成外,还会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一定是CO2 |
B.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一定是Cu |
C.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 |
D.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后,再熄灭酒精灯 |
已知铜和铁都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u+2FeCl3=CuCl2+2FeCl2 Fe+2FeCl3=3FeCl2向装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Cu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少量固体,过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CuCl2、FeCl2 | B.滤液中一定含有FeCl3 |
C.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Fe | D.滤渣中一定含有Cu、可能含有Fe |
根据下列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一种非金属氧化物 。 (2)一种易溶于水的碱 。
(3)水溶液呈黄色的盐 。
(1)下图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根据图中信息回答: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____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__电子(填“失去”或“得到”)。
(2)下图表示的五种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与E表示的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
(5分) 70 ℃时,将1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R溶液不断降温,析出固体R的质量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 R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从70 ℃降到50 ℃的过程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要配制50℃时50 g R的饱和溶液,需要R的质量是 ________ g , 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 。
现有下列装置:
A B C D E
(1)组成E装置的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装置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假设杂质受热不反应且不升华),要完成测定任务,需选用的装置有___________(填字母),需测量的数据有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无色废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探究其组成,小亮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1)取少量废液放入试管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并有气泡产生。
根据以上实验,小亮同学得出结论:无色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可能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
小强同学认为小亮的结论不正确,无色废液中可能还含有 ,证据是 ;(2)小亮同学继续开展实验,验证出原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
正确的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无色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再
,有白色沉淀生成,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