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用CH4和CO2制取合成气会产生积碳,如图是抗积碳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i基双金属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合成气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价值大
根据如图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
B. |
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g |
C. |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1:1 |
D.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构成氧气的粒子是 (填“氧原子”或“氧分子”)。
(2)如图是钠、镁、氯、溴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 。
②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溴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溴化钠的化学式为 。
(3)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如果用"〇"表示氧原子,用" "示硫原子,则下列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SO 2)的是( )
A. |
|
B. |
|
C. |
|
D. |
|
构建知识网络模型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1是小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的酸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图1中①的现象是 。
(3)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中构成血红素的 (填“Fe2+”或“Fe3+”),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 (填序号“②”“③”“④”或“⑤”)化学性质。
(4)小明用图2来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该过程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用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H++OH﹣═H2O。依此类推当图1中③是向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 。
(5)图1中⑤的性质可用于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水溶液中都含有 (用符号表示)。
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组成(按体积分数)
B.溶解性与溶解度关系
C.pH与溶液酸碱性
D.原子核结构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重要的学科素养。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变化
B.该反应中不变的粒子是H、O、C
C.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3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
B.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
C. |
反应中物质乙发生还原反应 |
D. |
反应前后甲、丁的质量比为1:1 |
2020年12月,贴满"暖宝宝"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图片(如图1)火遍全网。给返回器贴"暖宝宝"是为了防止它携带的推进剂无水肼(N 2H 4)凝固。
(1)无水肼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甲表示的元素是 。
(2)下列关于无水肼说法正确的有 。
A. |
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
B. |
无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C. |
无水肼分子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
D. |
无水肼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一个硫原子得到二个电子形成一种新粒子,该粒子的符号为 。
②氧气和硫单质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H2O和H2S。H2O、H2S中氧与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它们化合价相同的原因是 。
(2)Na2C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2所示。物质X的化学式为 。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 |
B. |
反应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C. |
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D.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
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过程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反应Ⅱ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2)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氚原子( )
A. |
含有2个质子 |
B. |
核电荷数为1 |
C. |
相对原子质量为4 |
D. |
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
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一定条件下,甲与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相关物质的分子模型如下表所示(其中: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氯原子)。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分子模型 |
|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体现了甲的氧化性 |
B. |
上表中涉及两种含氧化合物 |
C. |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73:36 |
D. |
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