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把细铁丝盘成螺旋状 |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
C.将块状的胆矾研磨成粉末 | D.实验室利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区别的物质 |
区别的方法 |
A |
蒸馏水和自来水 |
观察是否澄清透明 |
B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
C |
氢气和氧气 |
分别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
D |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加少量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下列反应中既不是分解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的是
A.氢气+氧气→ 水 |
B.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
C.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
D.镁+氧气→ 氧化镁 |
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0℃、101kPa条件下测定)和溶解程度。实验室要收集
二氧化硫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气体 性质 |
氢气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硫 |
密度(g·L-1) |
0.08987 |
1.975 |
2.716 |
溶解程度 |
极难溶于水 |
能溶于水 |
易溶于水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无法判断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制氧气,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
a、b两支试管,b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现同时在两个试管内滴加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能正确表示a、b两支试管放出氧气的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是
A. | B. | C. | D. |
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收集满,最好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 |
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
C.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 |
D.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 |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 | B.放出氧气速率慢 |
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 D.放出氧气总量更多 |
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将导管从水面下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④①⑤②⑥ | B.③④①⑤⑥② |
C.④①③⑤②⑥ | D.④①③⑤⑥② |
科学证明:空气中的微量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制冷剂“氟里昂”是一种氯氟 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M + O3 → MO + O2 MO + O3 → M + 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A.催化剂 | B.还原剂 | C.氧化剂 | D.稳定剂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⑦③②⑤④⑥ | B.⑦②③①④⑤⑥ |
C.⑤⑦③②①④⑥ | D.⑦③①②④⑥⑤ |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 | B.向上排空气集所法 |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
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烧得更旺 |
B.燃着的木条熄灭 |
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
D.无明显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