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时,往一定量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若充分搅拌后冷却到原来温度,则溶液中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 B.溶剂的质量 |
C.溶液的质量 | D.溶质的质量分数 |
下列图示与实验事实不一致的是
① ② ③ ④
A.图①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
B.图②是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充分煅烧 |
C.图③是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
D.图④是向Na2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
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记录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B.向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
C.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 |
D.将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
为确定某一因素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A、B、C、D四个实验中能与实验I作为一组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编号 |
温度 |
溶剂种类 |
溶剂体积 |
加入固体质量 |
溶解情况 |
实验I |
20℃ |
水 |
10 mL |
5 g硝酸钾 |
部分溶解 |
A |
20℃ |
酒精 |
10 mL |
50 g硝酸钾 |
几乎不溶解 |
B |
20℃ |
水 |
10 mL |
5 g食盐 |
部分溶解 |
C |
80℃ |
水 |
20 mL |
5 g硝酸钾 |
全部溶解 |
D |
80℃ |
水 |
10 mL |
10 g硝酸钾 |
全部溶解 |
在下列溶液中分别放入锌片,一段时间后把锌片取出,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氯化钠 | B.硫酸亚铁溶液 | C.盐酸 | D.硝酸银溶液 |
【10新疆14】.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或事实的是
|
A |
B |
C |
D |
图像 |
||||
实验或事实 |
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
20℃时,向一杯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步加入KNO3晶体 |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 |
将一定质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含空气)加热 |
下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
B.将镁片和锌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
C.向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一,能与酸反应 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一,也能与酸反应
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只有③ | D.①②③④ |
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B.将稀H:S04滴人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 |
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
D.向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碳酸钙 |
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 |
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
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硝酸钾固体 |
下列曲线分别与对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 在恒温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B 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 相同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A.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 |
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 |
C.向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
D.向两份同体积和同质量分数的HCl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镁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