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白色)
②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依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相应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 |
(2)取(1)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
则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
【实验结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进一步实验】该小组同学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1)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上述杂质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借助于____________可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③称量 ④计算
(2)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氯化钠固体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较慢,请写出一种加快氯化钠固体溶解速度的措施: ;如果仪器a中有少量水,就直接倒入氯化钠固体进行溶解,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小原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原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原操作中的错误是 。
(4)小民取少量所配制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2滴石蕊试液,则溶液的颜色为 。
(8分) “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1)写出生石灰(CaO)在“旺旺雪饼”袋内作干燥剂的过程中发生的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
(2)我对“旺旺雪饼”袋内的一小袋干燥剂作进一步的探究,将一小袋干燥剂倒入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搅拌,观察到仍有较多不溶固体。我猜想不溶固体是碳酸钙,并用实验证实这一猜想是正确的,请你完成如下实验报告:过滤取出不溶固体,将不溶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 ,然后将 ,观察到的现象是 ,证明不溶固体是碳酸钙。
(8分)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加碘盐”、“叶绿素锌钠盐”、“低钠盐”等。某种低钠盐由NaCl、KCl、MgSO4三种物质组成,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低钠盐的组成:
(1)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是 ;
(3)能证明步骤②加入的BaCl2溶液已足量的方法是 ;
(4)所取的低钠盐样品为10g,实验测得白色沉淀A的质量为2.33g,则10g低钠盐中含有MgSO4 g。
已知有一白色粉末是由NaCl、Na2SO4、Na2CO3、CuSO4、Zn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欲探究这一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①中溶液少量,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发生;
请你根据该同学实验所得现象,可推测这一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 ;可能含有 。
(8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为 ;气体收集装置选 (填序号),检验收集的CO2气体是否已满的方法是
。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
(3)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
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化学老师交给九年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猜 想】猜想Ⅰ:没有变质;猜想Ⅱ:全部变质;猜想Ⅲ: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部分盐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表所示:
盐溶液 |
NaCl |
Na2CO3 |
BaCl2 |
pH |
等于7 |
大于7 |
等于7 |
【设计方案,并进行验证】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称取一定质量的上述NaOH固体样品溶于足量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入过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 |
|
说明久置固体中含有Na2CO3 Na2CO3 |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在一小片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出pH。 |
pH=11 |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 NaOH(填化学式) |
上述步骤(1)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 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______ 是正确的。
【反 思】久置的NaOH变质的原因是____ 。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
【假设与猜想】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①一定有元素;②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
(1)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
(2)如图2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的烧杯,观察现象。
【证据与结论】
实验(1),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填元素符号)。
实验(2),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则猜想①成立。
【分析与交流】实验(1)和实验(2)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元素,因为。
草木灰是一种常见的农家肥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硫酸铵是一种氮肥。为了给农民朋友提供技术指导,小明对这两种肥料作了相关性质的探究。
【友情提示】:碳酸钾与纯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并完成以下各题
探究过程 |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
①、分别取碳酸钾和硫酸铵固体,加足量水搅拌,测其温度变化情况 |
得到澄清溶液; 温度无明显变化 |
得到澄清溶液; 温度明显降低 |
都易溶于水; 硫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
②、取①中溶液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并判断其酸碱性 |
变红
|
碳酸钾溶液显性 硫酸铵溶液显性 |
|
③、另取①中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④、再取①中溶液分别加入
溶液,观察现象 |
产生 白色沉淀 |
与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交流共享】:①、硫酸铵不宜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酸化而板结;草木灰的使用既实现了变废为宝,还起到了改良酸性土壤的作用;
②、草木灰和硫酸铵能否混合使用?(填"能"或"否")
【知识拓展】:若要鉴别失去标签的碳酸钾和硫酸铵固体,下列试剂不可用的是:。
A. |
水 |
B. |
稀盐酸 |
C. |
氯化钡溶液 |
D. |
无色酚酞试液 |
实验室有半瓶敞口放置的标签残缺的白色固体(标签如下图),小明、小亮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下列探究。
【交流讨论I】(1)小明与小亮一致认为碱石灰的用途能做干燥剂,理由是.
(2)取适量该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烧杯外壁发热,于是小亮得出结论一定有生石灰。小明认为不一定,小明的理由是。
(3)他俩将(2)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对滤液和白色沉淀的组成情况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猜 测】
(1)小明猜测滤液中的溶质是:
①
②
③
、
④
、
④
、
【交流讨论Ⅱ】小亮认为小明的猜测中不合理(填序号),小亮猜测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活动探究】小明刘滤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资料:
溶液显中性,
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取少量滤液加入过量的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一定有 |
B.将A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 | 一定有 |
(2)小亮猜测白色沉淀是
①
②
、
【交流讨论Ⅲ】小亮根据小明的实验结论得出自己对白色沉淀的猜测中正确(填序号)。
【启示】药品保存时应注意。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碱石灰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 .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E中的现象是 ,装置F的作用是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9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增重7.2g,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 填“偏小”、“ 偏大”或“无影响” )
小丽午餐时买了一份清炒菠菜和一份豆腐肉片汤,但同学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
[发现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
[查阅资料]a.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
b.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
c.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3min,取l~2mL滤液于试管中,并滴加少量_____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有草酸钙生成 |
②在步骤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过量醋酸 |
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泡 |
被溶解的沉淀一定不是_____ |
[发现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于是她又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③将步骤②产生的气体通入中 |
|
产生的气体是 ;步骤②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 |
[反思与应用]
(1)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烫过后再烹饪,其目的是
(2)联想到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请提出一个你想要探究的关于食用菠菜的新问题:
氯化钠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盐除含NaCl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粗盐提纯的操作流程。
提供的试剂: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饱和NaCl溶液。
①欲除去溶液I中的MgCl2、CaCl2、Na2SO4,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NaOH溶液、 、 ;
②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是 ;
(2)用提纯的NaCl配制2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 g。
①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和 ,其中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 ___。
②如果配制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低于0.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个)
一般烫发常用两种药水先后加在头发上使头发变成波浪状,第一种药水是碱性物质,第二种是酸性物质。为了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对发质+的影响程度,小明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水、盐酸、氢氧化钠配制pH分别为1、2、……、14的溶液各50毫升。
②从理发店收集同一个人的若干根基本相同的头发,每组3根,分别浸泡在配制的14种溶液中。
③3小时后取出头发,用纸巾吸干头发上的液体,用测力计测出头发的拉力值(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
④记录实验数据求得平均值,绘制图像如下:
(1)为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中小明对哪些变量进行了控制?_ _ __、__ _ _ (列举两个)。
(2)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 _ _ _ 。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请写出一点改进建议:_ _ _ _ _ _ 。
.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学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的实录: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1) 探究实验中的能量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
(2) 探究反应终点问题:
用什么方法证明此反应已恰好完全进行?
小红说:在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小文说: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再加入稀盐酸,若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理由是 。
(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①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小凤在她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_____ 。写出产生气泡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