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有一瓶气体,可能由O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小组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脱氧剂(还原铁粉能够吸收氧气和水蒸气)。

【实验设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通入一定量氮气;③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

【实验结论】该气体由                     组成。

【实验反思】

(1)C装置的作用是                      

(2)步骤②通入一定量氮气的目的是                        

(3)E装置中氧化铜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来源: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冬天输液时发现护士在输液管上加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护士告诉他这是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可以消除药液温度与体温的差异。加热棒里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科学研究小组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发现: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是还原性铁粉、炭粉和氯化钠等物质。该加热棒内是否真的含有这几种物质呢?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1)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氯化钠

①将加热棒内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②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填写正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证明滤液中含有Cl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滤液中还含有Na+,从而确定含有氯化钠。

(2)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铁粉

小明用磁铁靠近滤渣,发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但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也有可能是四氧化三铁。

小明通过如图装置探究黑色物质是否含有四氧化三铁,该物质鉴定的原理是:Fe3O4+4H23Fe+4H2O。

当观察到                    这一现象时,排除了四氧化三铁存在的可能性。

小英同学认为这还不能确定铁粉的存在,因为除了四氧化三铁外,钴粉、镍粉也是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实验:取适量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能将Fe2+转化为Fe3+),然后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溶液中有Fe2+,得出加热棒中含有铁粉这一结论。

(3)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炭粉

点燃不能被吸引的黑色粉末,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得出加热棒内含有炭粉这一结论。请写出此操作过程中确认炭粉存在的化学方程式:                                 

综合上述实验,小明验证了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

加热棒为什么能够起到加热作用呢?小明还将进一步探究。

来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安全”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关乎百姓生命健康,必须对天然水进行净化达标后才能饮用。

(1)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常用    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杀菌,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某同学在使用“除垢剂”去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时,发现有气泡产生。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含有碳酸钙等物质,猜想到“除垢剂”的有效成分中可能含有酸。于是,他分别设计了在家庭中和实验室用两类不同物质且产生两种不同现象的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家庭中:取适量“除垢剂”于瓷碗中,向其中加入    

     

“除垢剂”的有效成分中一定含有酸。

实验室:取适量“除垢剂”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根据实验结论,得出使用“除垢剂”时的注意事项有                (写一条)。

来源:2021年宁夏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及实验后的废液进行探究,设计下列实验。

Ⅰ.铁、铜金属活动性比较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将Cu丝插入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

Cu丝无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②将Fe丝插入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

Fe丝表面有气泡产生,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将Fe丝插入盛有2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

Fe丝表面有    色物质覆盖。

结论:通过上面实验,可知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    (填“强”或“弱”)。

Ⅱ.将上面①、②、③实验后的液体收集在一烧杯中,对该烧杯中的废液进行分析。

(1)甲同学观察到废液呈现蓝色,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2)乙同学用玻璃棒蘸取废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比较,测得废液pH<7,表明废液中还有硫酸。

(3)丙同学设想把废液进行回收,为了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FeSO4,采取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Fe粉,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滤液经蒸发结晶,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

来源: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CaCl 2、Na 2CO 3和CuSO 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小洁同学将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K 2C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知,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  )

A.

CuSO 4NaCl

B.

Na 2CO 3NaCl

C.

CaCl 2NaCl

D.

CuSO 4CaCl 2网版权所有

来源:2021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为探究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气体产物中,既可能有一氧化碳,又可能有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1)装置A的作用是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C中玻璃管里的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说明原气体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通过观察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验证原气体产物中一氧化碳的存在,则装置B中应选择的试剂是          

A.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

B.浓硫酸

C.水

(4)写出尾气处理的一种方法:                        

来源: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乙醇俗称酒精,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被用作酒精灯、火锅和内燃机等的燃料,工业上常用高粱、玉米等淀粉含量较高的物质发酵生产,属于可再生资源,为解决能源危机开辟了新的道路。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乙醇燃烧的产物产生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乙醇燃烧生成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H 2O;猜想二:                ;猜想三:CO 2、CO、H 2O。

【设计与实验】小组同学充分讨论后,决定选用如图药品和装置来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

(1)先将乙醇放入盛有一定量氧气的容器中燃烧,然后将燃烧产物通入上述装置,通入装置的顺序是                (装置可以重复选用,也可以不选)。其中选用E装置的目的是                 

(2)待燃烧产物将装置内空气排尽后,再点燃C装置中的酒精灯对固体进行加热。

【现象与结论】

实验中所选第一个装置观察到现象是             ,C中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D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由此推断猜想三成立。其中C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交流】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结论进行了反思:甲同学发现含碳的化合物燃烧时,氧气充足才能避免有毒物质一氧化碳产生;乙同学发现该实验的设计中有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                       

来源: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一瓶含杂质的碳酸钠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钙、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判断该固体的组成成分,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该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然后再往上述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硝酸至过量,不断搅拌,烧杯中的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B.B点对应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钙、硫酸钠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 +、Na +、Ba 2+

D.原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

来源:2021年广西北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品牌干燥剂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氯化钙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质量的干燥剂样品做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稀硝酸(HNO 3)具有酸的通性

【设计实验】流程如图:

【实验分析】(1)干燥剂样品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一定显   (填"酸性"或"碱性"或"中性")。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是   

(2)生成气体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结论与反思】(1)若c处无现象,则该品牌干燥剂的成分为   (写化学式)。

(2)若c处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质量为2.87g;白色沉淀a的质量为1.2g。则干燥剂的成分为   (写化学式)。写出c处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该实验过程中,过量稀硝酸不能用过量的稀盐酸代替的原因是   

来源: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秸秆变宝,助力脱贫攻坚"。秸秆用于制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短缺问题。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可能含有CO 2、CO。小霞与小明采集了某沼气池中的气体样品,探究该沼气中是否含有CO 2和CO。

【查阅资料】①CH 4+4CuO 4Cu+CO 2+2H 2O;CuO+CO Cu+CO 2②CH 4、CO均不与碱溶液、浓硫酸发生反应③CO 2不与浓硫酸反应

【设计实验】小霞与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1)为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小霞和小明一致认为:实验前要先通一会儿气体样品,然后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其目的是   。用装置F收集尾气,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接   (填"b"或"c")。

(2)小霞想通过装置D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即参加反应的CuO中氧元素的质量)和装置E增加的质量来判断混合气休中是否含有CO。小明表示同意并提出:停止加热后,要继续通入一会儿气体样品,以排出装置D内残留的反应生成的气体。

【现象与结论】(1)观察到装置A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沼气中含有   

(2)反应结束后,测得装置D中固体减少的质量是3.2g,装置E增加的质量是1.8g。说明沼气中   (填"含"或"不含")CO。

【拓展与延伸】秸杆不仅可制沼气,还可以造出板材制作家具。对比焚烧秸秆,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答一条即可)。

来源: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纳米零价铁(单质铁)在环保领域应用广泛,以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 3不考虑杂质)为原料,制备纳米零价铁的反应为:H 2+FeCO 3 高温 ¯ Fe+H 2O+CO 2.反应一段时间后,某学习小组对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剩余固体的成分:

猜想一:Fe

猜想二:FeCO 3

猜想三:   

【实验探究】该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剩余固体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向装置A中加入稀硫酸后,A中产生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小芳同学判断猜想一正确,小刚同学认为小芳的判断不合理,理由是:   

(3)装置B中溶液变浑浊,说明   

(4)观察到装置D中黑色粉末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

【反思交流】如果将装置E去掉,   (填"能"或"不能")验证剩余固体中含有Fe,理由是   

来源: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瓜子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有媒体报道:某品牌瓜子被查出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为了测定购买的瓜子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小莉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1)查阅资料

①二氧化硫是无色气体,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但能与氧气反应。

②二氧化硫可用作干果的防腐剂。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规定,二氧化硫在干果中残留量≤0.4g/kg。

③在沸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瓜子中的二氧化硫可以全部释放出来。

④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条件下不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2)实验 小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原理:乙装置用于吸收瓜子样品释放出的二氧化硫,碱溶液可选用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氮气流带出的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U型管中放入瓜子样品500g,按图示连接好仪器,向其中通入氮气。

第二步: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称得乙、丙装置总质量为458.5g。

第三步:再次连接好仪器,持续通入氮气,同时向烧杯中加入沸水给瓜子加热,至二氧化硫释放完全。

第四步:实验结束后,称得乙、丙装置总质量为458.6g(假定实验中不产生其它与碱溶液及生石灰反应的气体)。

③实验结果:通过计算,该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   

(3)交流

①在第一步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在第三步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②实验过程中,为确保实验结果准确,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碱溶液要过量

B.装置气密性要好

C.实验中不能直接给瓜子加热

D.瓜子样品必须干燥

③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含添加剂的食品,若符合国家标准可食用

B.以饮料代替饮用水

C.霉变的大米经过多次清洗后可食用

D.购买食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④二氧化硫还可以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2020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由氢氧化钠、硫酸钠、硝酸镁、硝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该样品的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取适量样品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图: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色沉淀a的成分是碳酸钙

B.

该样品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碳酸钙,一定不存在硝酸铜

C.

该样品中一定存在硫酸钠、碳酸钙、硝酸镁,一定不存在硝酸铜和氢氧化钠

D.

若步骤①②保持不变,用硝酸钡溶液代替步骤③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则不需要进行步骤④的探究,也能确定该样品的组成

来源: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和NaOH;

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可能是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   

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

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猜想②不正确,猜想③正确

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来源: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