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根据如图实验列出了下列说法,其中合理的是( )
A.该实验设计充分运用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
B.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C.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D.今年五月内蒙古发生森林大火,灭火时可以借鉴水中白磷不能燃烧的原理
小敏根据如图实验列出了下列说法,其中合理的是( )
A.该实验设计充分运用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
B.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C.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D.今年五月内蒙古发生森林大火,灭火时可以借鉴水中白磷不能燃烧的原理
小敏根据如图实验列出了下列说法,其中合理的是( )
A.该实验设计充分运用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
B.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C.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D.今年五月内蒙古发生森林大火,灭火时可以借鉴水中白磷不能燃烧的原理
如图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燃烧停止后,红磷仍有剩余,燃烧停止的原因是 .
(2)B是改进后的装置,小试管和铜片的组合代替了燃烧匙.开始实验时,向小试管中加入90℃以上的热水后,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考虑,热水的作用是 ;
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终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
(3)与A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如图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围绕探究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的优点是什么?(答一点)
(2)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3)请列举出通过破坏该条件达到灭火目的实例。(答一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B图所示的实验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 (答出一点即可)。
(3)通过C图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为:铁与 反应。
(4)D图所示的实验中,加入酚酞的作用是 ;实验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 。
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
实验1 |
实验2 |
|
Ⅰ.将盛有足量锌粒的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Ⅱ.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锌粒 Ⅲ.当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关闭K |
Ⅰ.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内,塞紧瓶塞 Ⅱ.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约80℃的热水,至浸没白磷 Ⅲ.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使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K |
(1)连接仪器后,关闭K,加水至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瓶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 。
(2)实验Ⅰ中,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Ⅲ中,关闭K后的现象是 。
(3)实验2中,仅对比步骤Ⅱ和Ⅲ可知,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
科学实践活动为同学们创设了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请回答29﹣30题.
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3)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
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
B. |
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
C. |
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如图1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l)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2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