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也可认为是Cu(OH)2·Cu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E的化学式是             
(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和干燥等操作。
(3)写出孔雀石主要成分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之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
2Mg + CO2  2MgO + C,所以镁着火不能用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钠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
【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   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CO2中继续燃烧。
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
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②Ba(OH)2溶于水而BaCO3不溶于水。
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
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应该与Mg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① Na2O、C       ②       、C     ③ NaOH、C     ④ Na2O、Na2CO3、C
通过理论分析,猜想     (填序号)肯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验证猜想】

在步骤(2)中BaCl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至过量:                             
在步骤(3)中也可以通过加入             试剂的方法进行检验(任写一种试剂)。
【结  论】猜想     (填序号)正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的化学式为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          (填化学式)。
(4)写出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反应①导致每年有大量的钢铁锈蚀,为阻止该反应的发生,人们常采用在钢铁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阻止钢铁与         接触。
(6)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
     发生反应转化为氯化亚铁,起到补血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配制几次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的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Ⅰ、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Ⅱ、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Ⅰ,他的实验是.

查阅资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 [ C a ( H C O 3 ) 2 ] 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对所得的沉淀物中含有的碳酸钙进行实验:

主要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沉淀物中含碳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该山泉水经过(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同学对有关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整理。
QQ截图20160215114226.png

(1)上述盐的排列是依据顺序归纳整理的。
(2)上述盐因组成上相似而具有某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与 B a C l 2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选其中一种盐即可)。
(3)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他将这些知识间相互关系整理成右图,请将右图补充完整 a b
(4)乙同学提出可用如图指导进行物质的制备:请写出2个有关硫酸亚铁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QQ截图20160215114238.png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规定,酿造食醋的总酸含量标准为3.5~5.0g/100mL(总酸含量即100mL食醋中含醋酸的质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一市售食醋的总酸含量,进行了实验。实验后,得知10.0mL该食醋样品与7.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该市售食醋样品中的总酸含量,并说明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食醋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H+NaOH====CH3COONa+H2O假设该市售食醋样品中其它物质不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9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溶液中发生反应)。若B为纯碱,
A、C间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B、C的化学式是
ABC

(2)物质A和C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纯碱是一种用途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

已知: N a 2 C O 3 + C a C l 2 = C a C O 3 + 2 N a C l

64380cd7912397dd20d9457b5b82b2b7d0a28729.pn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8个实验。

已知: N a 2 C O 3 + C a C l 2 = C a C O 3 + 2 N a C l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N a 2 C O 3 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芳将去膜和未去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盐酸中,发现前者比后者反应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在(2)实验中,还观察到有“灰黑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
【提出问题】铝与盐酸反应出现的灰黑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
【查阅文献】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
假设b: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
假设c: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
【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灰黑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加入适量稀盐酸
有微量气泡,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加入适量蒸馏水
固体部分溶解

加入适量无水乙醇
固体部分溶解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判断假设c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再集合②和③可得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4)小题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超过60分。
(4)你认为①中小明的实验能否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分别从设计方法和操作可行性的角度,具体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分)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          ,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 + H2O = 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 验 操 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方案1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
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
为Na2O
方案2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物质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以上探究,你还能获得哪些结论,请写出两条。(答对本小题将奖励4分,但全卷总分不超过60分)
                                           ,     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现将78 g过氧化钠放入338 g水中,充分反应。试计算:
(1)生成的氧气在标准状况的体积是多少?(已知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3g/L)
(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并加以实验。
甲同学的方案及实验:

乙同学的方案及实验: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
(2)乙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A应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
(3)氢氧化钠固体应当密封保存;
(4)若要除去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填化学式)溶液而除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白色固体,甲是黑色固体,B为气体单质、C和乙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E为最常用的金属单质之一,H是一种红褐色沉淀。(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物质D的化学式
(2)甲在反应①中所起的作用是
(3)举出防止E的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求:
(1)请写出"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该方法制得铜32 g ,反应的铁的质量g,若同时消耗了500g硫酸铜溶液,则该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