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

动力 F 1 / N

动力臂 l 1 / m

阻力 F 2 / N

阻力臂 l 2 / m

1

3.0

0.20

2.0

0.30

2

2.0

0.15

1.5


3

1.5

0.20

1.0

0.30

1)第2次实验数据中的阻力臂 l 2 应为    m

(2)第3次实验后,用带杆的滑轮水平向左缓慢推动右边挂钩码的悬线(保持上端悬点不动),如图乙所示,不计摩擦,杠杆    (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原因是:   

来源:202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11-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取一个空的透明塑料瓶,在瓶口扎上橡皮膜,将塑料瓶浸在液体中,橡皮膜向瓶内凹进得越多,表明液体的压强越大。

(1)将塑料瓶竖直地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如图甲),第二次瓶口朝下(如图乙),两次塑料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图乙中的橡皮膜凹进得更多,则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同种液体中,   ,液体的压强越大;

2)若用体积相同的酒精( ρ 酒精 ρ )进行实验,如图丙所示,塑料瓶在酒精里的位置与图乙相同,则图    (选填“乙”或“丙”)中的橡皮膜凹进得更多。

来源:202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11-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遵义是我国重要的茶产地,水温对茶叶的冲泡效果有很大影响。某物理兴趣小组对紫砂壶、瓷质盖碗、玻璃杯三种常用茶具的保温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1)在进行实验时,同学们用到紫砂壶、瓷质盖碗、玻璃杯、电热水壶、铁架台、量筒、硬纸板、细线、秒表。为完成实验,他们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

(2)表1是同学们通过实验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分析表1中的数据得到表2。请帮他们将表2中空缺的数据补充完整:

表一:

时间

(分钟)

水温(℃)

紫砂壶

瓷制盖碗

玻璃杯

0

98 . 0

98 . 0

98 . 0

2

82 . 5

82 . 0

85 . 4

4

79 . 2

78 . 8

81 . 2

6

76 . 2

75 . 5

77 . 7

8

73 . 4

72 . 5

74 . 4

10

70 . 9

69 . 8

71 . 5

表二:

时间段

温度变化快慢(℃/分钟)

紫砂壶

瓷制盖碗

玻璃杯

0 2 分钟

7 . 75

8 . 00

6 . 30

2 4 分钟

_____

1 . 60

2 . 10

4 6 分钟

1 . 50

1 . 65

1 . 75

6 8 分钟

1 . 40

1 . 50

1 . 65

8 10 分钟

1 . 25

1 . 35

1 . 45

(3)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帮同学们总结实验结论(至少写出两条)。

来源: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11-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测量额定电压为 2 . 5 V 的小灯泡的电功率,其中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该同学完成电路连接;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_____W;

(3)该同学还想利用此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分别用 5 Ω 10 Ω 15 Ω 20 Ω 的定值电阻替换小灯泡,并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始终为 1 . 5 V ,则要完成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小于_____ Ω

来源: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11-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对家中某品牌食用油的密度进行测量,请你帮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左侧零刻度线处,天平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端调节使指针尖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

(2)将盛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乙所示;

3)将烧杯中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再用天平测出剩余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107 . 8 g ,则该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 g / c m 3

来源: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11-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教材安排的“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实验方案要求:先估测物体质量,再进行实测。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时,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对同一物体的质量要进行三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

(4)如果你和小周同学共用一套实验器材,合作完成该实验,当小周同学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你应该_______________。

来源: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10-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郑使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如果不能估计电流大小,他应把导线a接到电流表标有_____(选填“﹣”、“ 0 . 6 ”或“ 3 ”)的接线柱上,通过开关来试触并观察。

(2)闭合开关后,他观察到小灯泡正常发光,而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对于该现象,下列分析合理的是_____。

A.

可能某处导线断了

B.

可能电流表烧坏

C.

电流表的量程过大

D.

电源的电压过低

(3)某次测量中,小郑不小心将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表的指针反向偏转。为弄清原因,他查看了说明书,表头结构示意图如图乙。他作出如下分析:当反接时,电流方向改变,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力方向改变,带动指针反偏。你认为小郑的上述分析_____(选填“有”或“没有”)道理。

来源: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10-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

(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存在两处错误,请找出一处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 t 1 t 2 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____

(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绘制出图丙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____ 1 个标准大气压。

(5)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已沸腾,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此时试管中的水____ 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来源:2022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10-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金配合社区防疫工作,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 35 . 0 42 . 0 ,最小刻度为____℃。消毒后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____(填写操作),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 35 以下,然后放入自己腋下5分钟,取出后直接读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柱不会回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10-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金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R的电阻。在正确连接电路的基础上,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P,先后完成了四次实验,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U(伏)

I(安)

1

0 . 6

0 . 12

2

0 . 8

0 . 16

3

1 . 2

待填

4

1 . 8

0 . 36

(1)根据实验要求,用笔画线作为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电压表。

(2)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____安。

3)根据表中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 R P 滑片移动的方向是____(选填“A→B”“B→A”)。

来源: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10-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探究小石块密度"的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   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   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把待测小石块放在天平的   盘中,往   盘中加减   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小石块的质量是   g。

(3)用细铜丝代替细线系好小石块,将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 3.由公式   可求出该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 3,这样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2021年青海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一束光EO贴着纸板A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OF沿    时针方向转动。

(2)某时刻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其反射角等于      

(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       

(4)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

来源:2021年青海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9-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同学用下面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具体操作如下:

(1)如图甲所示,用直径略小于滑轮孔径的铁钉把三个滑轮 A B C 分别钉在木板上,木板竖直挂起待用,用大号缝衣针把细线沿轻质塑料块的中心轴线穿过,并在紧靠塑料块的两侧各打一线结,使塑料块与细线固定在一起,且塑料块不与木板接触。将塑料块由静止开始运动,实验表明,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但   不相等,则这两个力不平衡。

(2)按住塑料块,把跨过 B 轮的细线移到 C 轮上,在两线端挂上相同质量的钩码,松手后塑料块由静止开始转动,如图乙所示。按住塑料块,把跨过 C 轮的细线移到 B 轮上,把塑料块转过 90 ° ,松手后塑料块由静止开始转动,如图丙所示。由此表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仅仅大小相等,方向成某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   ,这两个力不平衡。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另一同学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此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

A . 塑料块容易扭转

B.

B . 塑料块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

C . 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来源: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9-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 O 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上用笔描出入射光 EO 和反射光 OF 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 ON 两侧的 i r ,得到的结论是反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如图乙,纸板 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半面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 NOF 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同一平面内(选填“在”或“不在” )

(3)使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 ON ,可观察到反射光线   (选填“靠近”或“远离” ) 法线;

(4)如果让光线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5)陈涛同学还想用图丙和图丁模拟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照图丙那样,把几根细针垂直入一张硬纸板中,表示法线,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将平行射出。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如图丁所示,这时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上时,反射光线   (选填“平行”或“不平行” )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漫反射   (选填“遵循”、“不遵循” ) 光的反射定律。

来源: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9-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 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激发了小杨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兴趣,实验如图所示。

(1)图甲是 形管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   (选填"薄"或"厚" 一些的较好,从结构来看,压强计   (选填"是"或"不是" 连通器。

(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比较乙、丁两次实验可初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3)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可知,"奋斗者"号深潜到 时每平方米的舱体受到的海水压力为    (取 ,相当于质量为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4)若图丁的实验中 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 ,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管外大气压之差为    ;在图乙的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无法判断"

来源:2021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
  • 更新:2021-09-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