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
(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 (选填“快”或“慢”).图像中DE段是________过程.
(2)如图丙所示,“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①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
②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 _ 热量.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1)A处是 光;B处是 光。
(2)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 (A/B)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
(3)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 (A/B)处的外侧,底片会感光。
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 ℃。
(3)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 态。(填“固”或“液”)
(4)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 min。
如图所示,是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的情景,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使水沸腾,并将实验中的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水温/℃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
|||||||||||
(1)实验中除了使用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 ;沸腾时的情景如下图 (甲/乙)杯所示。
(3)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可能当时水面上的气压 (大于/ 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如果加热时间再延长一会儿,温度计的读数将 (升高/ 不变)。
(4)根据记录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
正确使用温度计:
(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规律制成的。
(2)如图甲所示温度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 ℃;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刚设计了如图的电路。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元件,他应该在电路中再接入
的元件是________。
(2)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刚的电路作了如下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_________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小组同学研究物体做功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分别用九台小电动机匀速提起不同的重物,利用相关仪器测出做功时间、重物的重力和提起的高度,并通过计算得出电动机做功的多少。该小组同学把九台小电动机分成三组,观察到每组的做功快慢相同,且第一组做功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实验序号 |
做功 (焦) |
做功时间(秒) |
|
实验序号 |
做功 (焦) |
做功时间(秒) |
|
实验序号 |
做功 (焦) |
做功时间(秒) |
1 |
5 |
2.5 |
|
4 |
5 |
4.0 |
|
7 |
4 |
4.0 |
2 |
10 |
5.0 |
|
5 |
10 |
8.0 |
|
8 |
8 |
8.0 |
3 |
15 |
7.5 |
|
6 |
15 |
12.0 |
|
9 |
12 |
12.0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做相同的功,电动机所用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
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让同一小球两次分别从同一滑轨的A处和B处自由滚下:
(1)此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
(2)同一小球分别从同一滑轨的不同高度A处和B处滚下,它们到达水平面时速度VA VB。(填“大于”“小于”“等于”)由此可知小球的动能大小与它的 有关。
(3)此实验说明了:
学校科技节中,物理活动小组举办了“模拟降落伞飞行比赛”并在学校橱窗里贴出了一个通知,如图。洋洋和琪琪积极地谈论这个问题:
⑴理论上要测量降落伞的下落速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_______.
⑵比赛时只要让降落伞统一从教学楼五楼飘下,记录降落伞从开始飘下到着地的时间,即可判断哪个降落伞下落得慢。这是通过相同 比较 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
⑶如果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可以对降落伞进行改造,请你帮他们出谋划策: (写出一点即可).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振动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 __(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 ______ ____.
下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⑴实验时,手拉着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_____运动;
⑵甲、乙两图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_大小的关系;
⑶分析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图中(a)、(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图(a)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cm;
(2).图中停表所示时间为_________s;
(3)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N。
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桌上有薄玻璃板、厚玻璃板、平面镜;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白纸;刻度尺;铅笔。
(1)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把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B的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这里利用了 法。判断平面镜成像的虚实,你的做法是 。
(3)如图是张老师收集到的四个小组的某次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
(4)实验结束后,小方用厚玻璃板观察点燃的蜡烛A的像,发现蜡烛A通过厚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比较暗,较远的像是蜡烛发出的光经过玻璃板( )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 |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 |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 |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 |
为了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理量 物体 |
质量 m/g |
体积v/cm3 |
蜡块1 |
9 |
10 |
蜡块2 |
18 |
20 |
蜡块3 |
27 |
30 |
干松木1 |
5 |
10 |
干松木2 |
10 |
20 |
干松木3 |
15 |
30 |
⑴在图所示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⑵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___ (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由上可知密度是_______(选填“物体”或“物质”)的一种属性。
⑶由实验可知:干松木的密度为 kg/m3 。
⑷在做这个实验时,我们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