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压表两只、开关一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      )一个,定值电阻一个和导线若干。小明想利用实验桌上的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1)请根据上述要求帮助小明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请写出主要实验操作步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为了比较家中某品牌的牛奶和豆浆吸热本领的大小,做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牛奶和豆浆,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g
温度升高10°C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20°C所需要的时间/s
温度升高30°C所需要的时间/s
牛奶
350
260
520
650
豆浆
350
220
330
550

 
(1)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牛奶和豆浆,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牛奶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豆浆吸收的热量。
(2)图24乙中的图线是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的牛奶和豆浆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则图线_______代表豆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某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为了便于

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的环境中进行。点燃蜡烛后,某同学发现镜中出现了A蜡烛两个
不重合的像,这是由于光                                   
造成的;为了保证实验效果,他们应选择                      (选填“平面镜”、“较薄的平板玻璃”或“较厚的平板玻璃”)做实验。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A、O、B位置时,在光屏上C处会
得到一个清晰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
烛焰的     (选填“实”或“虚”)像。
(2)当用另一支较短的蜡烛替换原蜡烛,则在光屏上    (选填“C”、“D”或“E”)处
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3)如果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B位置,则光屏放置在A位置        (选填“能”或
“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其中一步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

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                        。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
蜡烛放在abcde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1)蜡烛放在     点时,屏上出现
的像最大;
(2)蜡烛放在     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3)蜡烛放在     点时,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透镜最远;
(4)蜡烛放在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但透过透镜却
可以观察到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每组只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个液体槽,槽中液体不同。实验时,先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薄膜,然后将有橡皮薄膜的一端浸入液体槽中不同深度,图15所示是其中一个小组观察到的现象,另两个小组也同样进行了实验。根据各自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每组同学对“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他们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小组继续实验,他们分别在玻璃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如图16所示,使橡皮薄膜在液体的不同深度处都能保持平整,测出此时玻璃管内水的质量,求出管内水对橡皮膜的压强。他们认为,依据_____________知识,橡皮薄膜保持平整时,管外液体对橡皮薄膜的压强等于管内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各小组交流了有关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甲小组                    表二乙小组                      表三丙小组



实验序号
槽中液体
密度
(千克/米3)
深度
(米)
压强(帕)
1
0.8×103
0.3
2.4×103
2
0.8×103
0.45
3.6×103
3
0.8×103
0.675
5.4×103



实验序号
槽中液体
密度
(千克/米3)
深度
(米)
压强(帕)
4
1×103
0.24
2.4×103
5
1×103
0.36
3.6×103
6
1×103
0.54
5.4×103



实验序号
槽中液体
密度
(千克/米3)
深度
(米)
压强
(帕)
7
1.2×103
0.20
2.4×103
8
1.2×103
0.3
3.6×103
9
1.2×103
0.45
5.4×103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或7与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深度相同,不同液体内部,液体密度越大,该处液体的压强也越大。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在实验室里测某金属块的密度, 甲小组选用天平、量筒、金属块、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金属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3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3乙所示,测出该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克;量筒量出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该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___厘米3。金属块的密度ρ=            千克/米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________状态;电流表必须_________连接在被测电路中,电流表的“+”接线柱必须连接在电路中靠近电源__________的一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
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猜想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织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试验,并

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9)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0) 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
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和5和6的数据、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沦是
      ( 11)            
④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得到的初步结论未必足以使人信服,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于是他决定进一步研究密度范围在 (12)  千克/米3内实心物块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为上述结论提供最有力的证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中,凸透镜的焦矩为10厘米,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 (5)   ,以保证烛焰

的像能在光屏的  (6) ,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厘米”刻度处.则应在 (7)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直到光屏上的像最 (8) 为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  (1)  .测量时应将 (2) 放在天平的右盘(运填“物体”或“砝码”)。在“探究杠杆的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得出实验绪论,需多次改变杠杆受到的作用力  (3)   、方向和作用点,使杠杆适中在 (4) 位置保
持平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20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⒛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3)分析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⒛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的实验中。小颖同学的四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17所示。

(1)有同学说:“只要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你认
为他的说法对吗?_         ___,图__           __可支持你的结论。
(2)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A.根据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B.根据图乙和图丁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3)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___   ___能转化为电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__   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如图16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依据图中的数据填人下表的
空格中。

(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__     __(选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产生的实验误差?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LED灯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灯,小梦为了探究LED灯与家用普通白炽灯、普通节能灯的发光效率,他用如图15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其中R0为光敏电阻,其电阻值与光照强度成反比)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 先把“220V 15W”的普通白炽灯接入灯座,通过调整,使灯泡与温度计的玻璃泡距离约为2 cm,灯泡与热敏电阻的距离约为30 cm。闭合开关S 和S1,通电10min,分别读出温度计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下表。
②接着分别把规格相同的普通节能灯和LED灯接入灯座,重复上述实验。

灯泡类型
盒内初温
盒内末温
电流表示数
白炽灯
20 ℃
78 ℃
6mA
普通节能灯
20 ℃
50 ℃
15 m A
LED灯
20 ℃
35 ℃
60 m A

   
根据小梦的探究,请回答:
(1) 电能转化为内能最多的灯是         ,这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的。(每空1分)
(2) 电能转化为光能最多的灯是        ,这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的。(每空1分)
(3) LED灯的发光效率较       (填“高”或“低”)。(1分)
(4) 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5W的LED灯的发光亮度与         的白炽灯发光亮度相当。(1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