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65m | B.1.75m | C.1.85m | D.1.95m |
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
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 |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 |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
B.一节课的时间是45min |
C.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5mm |
D.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是1.2m/s |
要测量如图所示的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到读出数值 |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
D.用三角板量出M、N之间的距离 |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下面所列举的产生误差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测量仪器不可能十分精确 |
B.环境的温度、湿度对仪器有影响 |
C.由于外界干扰,没有完全遵守实验规则 |
D.人在估读时不可能十分正确 |
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需要测量窗框的尺寸,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10cm的学生用尺 |
B.选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15m的皮卷尺 |
C.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2m的钢卷尺 |
D.选用分度值为0.1mm的游标卡尺 |
下列情况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 )
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 |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够精密 |
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
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 |
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B.PM2.5中“2.5”的单位是μm |
C.PM2.5中“2.5”的单位是nm |
D.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
下列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
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 |
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 |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 |
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58 cm、2.58 cm ,则测得的物体宽度为:( )
A 2.58 cm B 2.57 cm C 2.576 cm D 2.577 cm
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
B.茶杯的高度是11.2 |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cm | B.2.357cm | C.2.35cm | D.2.4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