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 |
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
B.人步行速度约4km/h |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
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
A.2.58cm | B.2.57cm |
C.2.576cm | D.2.577cm |
用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共测了四次,结果均不同,这说明( )
A.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不定的 |
B.这四次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靠的 |
C.测量次数多了反而得不到正确结果 |
D.测量不可避免地有误差 |
小华同学对身边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0mm |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cm |
C.洗澡水的温度约80℃ |
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的数据分别是183.2mm、183.3mm、183.3mm,那么这支铅笔的长度应该是
A.183.3mm | B.183.4mm | C.183.33mm | D.183.40mm |
某同学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分别记为:23.37cm,23.36cm,23.18cm,23.39cm,那么,最终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视为( )
A.23.325cm | B.23.33cm | C.23.373cm | D.23.37cm |
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成年人鞋子的长度约62cm |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km/h |
C.人正常体温约27℃ |
D.一般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00cm |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65m | B.1.75m | C.1.85m | D.1.95m |
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 |
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 |
甲、乙两个电热器的电阻之比为5:4,通过的电流之比为2:1,通电时间之比为1:2,则电流通过甲、乙两个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
A.5:2 | B.5:4 | C.2:5 | D.10:1 |
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对生活中常见物体尺度的感悟是提高估测能力的基础.以下对常见物体尺度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
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 |
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5m |
D.自行车车轮直径约为1.5m |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
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 |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
如图是一些常用的测量仪器,其中使用方法或说明正确的是( )
A. 用刻度尺测长度 |
B. 用温度计测水温 |
C. 停表的分度值是1s |
D. |
温度计的示数是5℃
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 |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
C.一根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cm |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