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零摄氏度的物体,它一定有内能
B.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改变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多的物体将内能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
D.物体内能增加,它可能吸收热量,也可能外界对它做了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进行热学实验探究过程中:

(1)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1 a,b所示.表示沸腾时的是图 _________ 
(2)如图2所示,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玻璃板才能脱离水面.此现象说明了 _________ 
(3)如图3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可以看到容器中出现了雾.这个实验说明了:物体对外 _________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其中“雾”的形成属于 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       )
 

A.摩擦力 B.分子引力 C.分子斥力 D.大气压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
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
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
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直线行驶,紧急刹车时,轮胎在水泥地面上留下了黑色的刹车痕,下列关于刹车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轮刹车痕的颜色较深 B.后轮刹车痕的颜色较深
C.前轮和后轮刹车痕的颜色一样深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一些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膨胀表明分子间的距离在增大
B.分子个数越多的物体,质量越大
C.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实验过程】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净化器

由于雾霾天气的增多,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家庭,其工作过程(如图甲)是:脏空气进入净化器时,灰尘被正电钨丝放电而带上正电,流到负电路栅板时,带电灰尘被吸附。此后经过活性炭层时,化学有毒气体被吸附,排出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多次循环后变成洁净空气。

洁净空气量 ( CADR ) 是反映其净化能力的性能指标, CADR 值越大,其净化效率越高。利用 CADR 值,可以评估其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效果。按下列公式计算 CADR :

CADR = 2 . 3 V t ( V :房间容积; t :空气净化器使房间污染物的浓度下降 90 % 运行的时间。 )

其铭牌如表:

规格

额定电压

频率

额定功率

洁净空气量 ( CADR )

GH - 2034 A

220 V

50 HZ

44 W

138 m 3 / h

(1)负电格栅板吸附灰尘的原理是  

(2)取出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活性炭,可以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说明分子在  

(3)该空气净化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A

(4)某房间的使用面积为 18 m 2 ,高度是 3 m 。此空气净化器  (能 / 不能)在1小时内使房间污染物浓度下降 90 %

(5)可变电阻是制作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常用元件,图乙为其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保持 6 V 恒定, R 1 为可变电阻,其阻值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如图丙, R 0 为定值电阻,当浓度为 0 . 031 % 时,电压表示数为 1 V ,则 R 0 阻值为   Ω ,当电压表示数大于 3 V 时,二氧化碳浓度大于   % ,此时空气净化器会自动报警。

来源: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房间的一个角落喷一下香水,过一会满屋子都能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一根铁条很难被拉伸或折断,说明分子间存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岳阳山清水秀,文化底蕴丰厚,以下描绘能说明分子在作无规则运动的是

A.洞庭湖,湖面波光闪烁 B.君山竹,竹中泪痕斑斑
C.毛尖茶,茶香阵阵扑鼻 D.南湖美,美景流连往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你知道吗?汽车里有很多物理知识:
(1)10月3日,G75兰海高速渝武段出城北碚遂道有一辆货车轮胎自燃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轮胎的内能;有经验的驾驶员通过喷淋方式往轮胎上喷水,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大,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热量,冷却效果好,从而降低轮胎温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汽车水箱中水“开锅”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_;
(3)加油时驾驶室内弥漫着汽油味,这是由于分子做__________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知识结构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

A.声音的特征
B.物质
C.光
D.晶体熔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益家的豆浆机铭牌和简化电路如图所示。豆浆机工作时加热器先加热,待水温达到 64 ° C 时温控开关闭合,电动机开始打磨且加热器继续加热,直到产出豆浆成品,电源开关自动断开。小益用初温 20 ° C ,质量 1 kg 的水和少量豆子制作豆浆,设电源电压为 220 V 恒定不变,不计导线的电阻。求:

豆浆机铭牌

最大容积

2 L

额定频率

50 Hz

额定电压

220 V

加热器功率

880 W

电动机功率

120 W

(1)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热气腾腾的豆浆散发出香味的原因:

(2)加热器单独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

(3)质量为 1 kg 的水从 20 ° C 加热到 64 ° C 需要吸收的热量 c = 4 . 2 × 10 3 J / kg C}

(4)本次制作豆浆共计用了 9 min 的时间。如果在温控开关闭合前加热器产生的热量 70 % 被水吸收,且不计豆子吸收的热量。求本次制作豆浆共消耗的电能。

来源:2020年海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分子的运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