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抽掉玻璃板后,观察到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均匀,这说明了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乙图中,两个铅块压在一起,下面悬挂钩码也不会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硝化棉被点燃,发生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D.丁图中,当瓶塞跳起来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

来源:2018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

A.公园里花香四溢B.春天里柳絮飞扬

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

来源:2020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关于蒸粽子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粽子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B.

水沸腾后,锅面上"白雾弥漫",这一物态变化过程和"霜"的形成过程相同

C.

刚出锅的粽子非常烫手,因为高温的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D.

水沸腾后,粽叶香味更浓,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来源:2019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文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

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水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闻声不见人”是由于声速比光速快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未改的是“音调”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分子的运动导致“花气袭人”

来源:2016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电视台新近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一经播出便深受大众喜爱。其中传唱和鉴赏了王安石的《梅花》诗,诗句中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关的是 (    )

A.墙角数枝梅B.凌寒独自开C.遥知不是雪D.为有暗香来

来源:2018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沂河岸边晨练时发现河面上“轻烟缥缈”,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看到水中“嬉戏”的小鱼,这是光的  现象;闻到空气中“醉人”的花香,这是分子  的结果;做完“拍手操”后,感觉手发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手的内能。

来源:2016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B.

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有规则运动

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D.

常用水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来源: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型冠状肺炎爆发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抗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感染者须通过负压救护车运送,负压救护车内的空气压强大于车外的大气压强

B.负压救护车的行驶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检测体温的额温枪采用的是紫外线热感原理

D.喷洒消毒剂后,离得远的地方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来源: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红与家人周末乘汽车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观,路上爸爸告诉她汽车发动机是汽油机,并用水作冷却剂。到达发射中心,小红刚下汽车便闻到墙内飘来的阵阵桂花香。返回时又到漫水湾温泉山庄泡温泉,小红刚进入温泉水时感到水温较高,泡完温泉从水中上岸后又觉得冷。小红结合平时学习得到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

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

来源:2018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结合图中的实验情景,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空易拉罐浸入水中越深,排开的水越多,手施加的压力越大,这表明:易拉罐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图乙:滚摆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其         能与         能相互转化。

(3)图丙:向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蓝墨水,很快会把整杯清水染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          

(4)图丁:用此实验装置可研究电阻与导体        的关系。

来源: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一家驾车旅行。

(1)加油时,闻到汽油味,说明分子在   

(2)图示为车发动机的一个冲程,其能量转化情况是   

(3)若车的总质量为 1 . 5 t ,匀速直线行驶 9 km ,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1倍,完全燃烧汽油 1 L ,则 1 L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 ,车所受牵引力是    N ,车的工作效率是    % ( ρ 汽油 = 0 . 8 × 10 3 kg / m 3 q 汽油 = 4 . 5 × 10 7 J / kg g 10 N / kg )

来源: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换成内能

B.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所以 0 ° C 冰块的水分子不做热运动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D.温度从热量高的物体传递给热量低的物体

来源:2018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

A.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

B.烧开水时看见冒“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C.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屋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来源:2018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军同学坐客车去我市某景区旅游,在旅途中,他看到路灯急速后退,是以  为参照物的;食物串味,从分子动理论观点看,是因为食物分子     

来源:2020年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册在家煮汤圆,有关煮汤圆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刚从冰箱冰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

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

C.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汤圆煮熟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为水分子停止运动

来源: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分子的运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