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打开酒精灯的盖子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说明酒精分子在做  运动。加热一段时间,塞子被冲出,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

来源:2019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B.

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有规则运动

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D.

常用水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来源: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将沸点为 12 . 3 ° C 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是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

B.向热汤中滴入香油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由于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C.用锯条锯木板时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D.装着开水的暖水瓶瓶塞有时会弹起来,是由于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

来源: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越强

来源: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C.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越强

来源: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C.雾霾弥漫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来源:2016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文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

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水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闻声不见人”是由于声速比光速快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未改的是“音调”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分子的运动导致“花气袭人”

来源:2016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 COP 15 ) 将于2021年10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届时远方的宾客将有机会品尝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热汤表面的油层加快了汤汁的蒸发

B.

加入米线后,热汤从米线吸收热量

C.

放入热汤中的肉片很快熟了,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D.

汤的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来源:2021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9-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涮火锅是巴中人最喜爱的美食之一,走近美食街远远地就能闻到火锅的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涮火锅时是通过  方式改变食物内能的。

来源: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生活处处有物理”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了厨房的一些设备和现象,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用煤气灶煲汤,在沸腾时调小火焰能使汤的温度升高

B.用高压锅炖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水的沸点会随气体压强增大而降低

C.水滴到高温的热油锅内时会爆裂溅开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是水的升华现象             

D.打开醋瓶瓶盖能闻到酸味,是因为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来源:2018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楼台倒影”是楼台通过池塘水面成的虚像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风卷屋茅”是因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睛”中“花气袭人”的原因是花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的“挽弓如满月”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来源: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军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来源: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红与家人周末乘汽车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观,路上爸爸告诉她汽车发动机是汽油机,并用水作冷却剂。到达发射中心,小红刚下汽车便闻到墙内飘来的阵阵桂花香。返回时又到漫水湾温泉山庄泡温泉,小红刚进入温泉水时感到水温较高,泡完温泉从水中上岸后又觉得冷。小红结合平时学习得到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

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

来源:2018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B.汽油机做功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热机的效率高,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就消耗更少的燃料,从而节能减排

D.质量 10 kg 的水 c = 4 . 2 × 10 3 J / kg C ,温度升高 10 ° C ,吸收的热量为 4 . 2 × 10 5 J

来源: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一家驾车旅行。

(1)加油时,闻到汽油味,说明分子在   

(2)图示为车发动机的一个冲程,其能量转化情况是   

(3)若车的总质量为 1 . 5 t ,匀速直线行驶 9 km ,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1倍,完全燃烧汽油 1 L ,则 1 L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 ,车所受牵引力是    N ,车的工作效率是    % ( ρ 汽油 = 0 . 8 × 10 3 kg / m 3 q 汽油 = 4 . 5 × 10 7 J / kg g 10 N / kg )

来源: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分子的运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