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科技馆里甲、乙两位同学利用滑轮组把自己匀速提升至高处。如图甲所示,甲同学匀速提升自已时的拉力F1为120N,滑轮组提升甲同学的机械效率为η1;如图乙所示,乙同学利用另一套滑轮组匀速提升自已时的拉力F2为80N,滑轮组提升乙同学的机械效率为η2。已知η12=10:9,甲同学匀速提升自己时对吊板的压力N1与乙同学匀速提升自己时对吊板的压力N2之比为19:23,甲、乙两位同学拉力的功率相等。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求:


(1)在匀速提升自己时,甲、乙两同学上升速度之比;
(2)甲、乙两位同学各自所受的的重力G和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强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货物运送到楼上,图中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子重和摩擦。如果所送货物重G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且提升高度都为10m。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的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每个滑轮的重是多少?
(2)当货物重为1000N时,张强同学所做的总功为多少?
(3)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4)当绳子的拉力最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工人通过滑轮组使重600N的箱子以0.4m/s 的速度从地面提升到12m高的平台上,若工人吊起箱子过程中做的额外功是1800J.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2)工人吊起箱子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是多少?
(3)工人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一吊运设备的简化模型图,图中虚线框里是滑轮组(未画出)。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由电动机拉动,现用该设备先后搬运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A B ,已知两物体重力 G A = 1 . 75 G B

当对 A 施以竖直向上的拉力 T A = 1500 N 时,物体 A 静止,受到地面支持力是 N A

当对 B 施以竖直向上的拉力 T B = 1000 N 时,物体 B 也静止,受到地面支持力是 N B ;且 N A = 2 N B

求:(1)物体 A 的重力 G A 和地面支持力 N A 大小;

(2)当电动机对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施以 F = 625 N 的拉力时,物体 B 恰好以速度 v 被匀速提升,已知此时拉力 F 功率为 500 W ,滑轮组机械效率力 80 % ,不计各种摩擦和绳子质量,物体 B 的速度 v 为多少?

来源: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家住楼上,最近正在装修房子,需要搬运装修材料,但有些材料由于楼道
过窄不方便搬运,于是小明建议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这样站在地上就可以把
材料运上楼。若某次搬运的材料重765N,被提升的高度为l0m,所用时间为30。,
人所用的拉力为450N,求:

(1)请你帮助小明画出滑轮组的绕线示意图。
(2)提升材料时,手拉绳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提升材料时,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5)不计摩擦和绳重,若增加材料的重力,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变化?(只需写出结论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市经济建设中用到大量机械设备,某种起重机结构如图所示,起重机的吊臂 OAB 可以看作杠杆,吊臂前段用钢绳连着滑轮,立柱 CA 竖直, OB : OA = 6 : 1 .用该起重机将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石墩提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石墩质量为 1 . 5 × 10 4 kg 、底面积为 3 m 2 、高为 2 m ( g 10 N / kg ρ = 1 . 0 × 10 3 kg / m 3 )

(1)浸没在水中的石墩(石墩的底部未浸入淤泥中),受到浮力是多少?

(2)石墩放在水平地面上时,起重机未对石墩施力,则石墩对底面的压强是多少?

(3)石墩完全离开水面被提升的过程中,测得每根钢绳的拉力为 1 . 0 × 10 5 N ,此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当石墩被提起且仍浸没在水中时,若忽略动滑轮、钢绳和吊臂的重力及各种摩擦,起重机立柱 CA 对吊臂 A 点竖直向上的作用力是多少?

来源:2016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家住二楼,喜欢网购的他为了收货方便,在二楼阳台顶部安装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某次在接收一个重为 G = 100 N 的快递包裹时,小明施加的拉力 F 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包裹上升的速度 v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已知吊篮质量为 m = 2 kg ,不计动滑轮重量和绳重,忽略绳与轮之间的摩擦,取 g = 10 N / kg 。求:

(1)第 1 s 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N

(2)第 3 s 内拉力 F 的功率 P 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来源:2017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工人将重 160 N 的物体匀速放下的过程,已知物体下降的距离为 3 m ,用时 3 s ,工人的拉力为 50 N ,工人质量为 50 kg 。(物体未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

(1)求工人放绳的速度。

(2)求滑轮组的效率 η 1

(3)如果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η 2 ,已知 η 1 : η 2 = 4 : 3 (物体在水中仍匀速下降,动滑轮不会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 g = 10 N / kg ) 。求当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来源:201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 N 的物体缓慢匀速竖直提升 3 m ,人对绳端的拉力 F 500 N ,不计绳重和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则 (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9 m

B.

动滑轮的重力为200 N

C.

人通过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1500 J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53 . 3 %

来源:2017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
  • 更新:2021-06-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是一辆起重车的图片,起重车的质量为9.6t。有四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的面积为0.3m 2,起重时汽车轮胎离开地面,图乙是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在某次作业中将质量为1200kg的货物匀速提升,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拉力F为5000N,货物上升过程中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不考虑绳重,g取10N/kg)求:

(1)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拉力F的功率;

(3)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来源:2021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工人师傅用 40 N 的拉力将质量为 5 kg 、底面积为 1600 c m 2 的空吊篮 A 匀速提升到二楼平台,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若静止在二楼平台的吊篮里装了 1020 N 的砖块,绳子 B 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 1000 N 600 N ,当质量为 50 kg 的工人师傅拉绳子 C 时,吊篮对二楼平台的最小压强为   Pa

来源:2016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
  • 更新:2021-06-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建筑工地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人对绳的拉力 F 400 N ,能将 75 kg 的物体以 0 . 1 m / s 的速度匀速提升,则拉力 F 的功率为   W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不计绳重和摩擦)。

来源:2016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
  • 更新:2021-06-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小林同学组装的提升重物的装置,动滑轮重 80 N ,不计绳重和摩擦。在拉力 F 的作用下,将重为 320 N 的重物经过 20 s 匀速提升了 3 m 。求:

(1)拉力 F 的大小;

(2)拉力 F 做功的功率;

(3)此过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来源: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9-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5s将重9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1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为90N

B.

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有用功为200J

C.

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36W

D.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来源: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8-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虚线框内是由两个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的滑轮组。利用该滑轮组提升质量为 27 kg 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 100 N .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

A.

拉力的功率为 50 W

B.

滑轮组中动滑轮重 10 N

C.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90 %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0 . 5 m / s

来源:2020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