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 .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若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像.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5)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6)使用“棋子”做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请你设想一种改进的方法: .
如图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4)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样的不便影响? .
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实验探究过程中应使蜡烛B放在与蜡烛A (选填“同侧”或“异侧”)的位置.
(2)该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小明发现用光屏去承接B点的像,像怎么也无法成在光屏上,这一实验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
(4)移动蜡烛B的位置,直到从A处看,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似的,此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点燃的蜡烛A的像的位置.测得此时蜡烛A、B到镜面的距离均是10cm.由此可初步得出结论 .
(5)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如图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的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图中未画出)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只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图中未画出)处时,可以看到它跟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时 .
(3)经过六次实验,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为了得到更完整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直尺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 ;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 烛焰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
(5)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则它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红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形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视线,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红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光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
物体和灯的距离/m |
像的明暗程度 |
5 |
1 |
暗 |
25 |
1 |
较暗 |
40 |
1 |
亮 |
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
物体和灯的距离/m |
像的明暗程度 |
5 |
0.5 |
亮 |
5 |
1.0 |
较亮 |
5 |
1.5 |
暗 |
(1)小红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 (选填“1”、“2”或“3”);
(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 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
(3)小红的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纳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 有关;请你就上述实验的结果对司机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 。
(4)细心的小红还发现小轿车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夜间开车时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 ,不致影响司机观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倾斜,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正前方,但由于司机的座椅位置较 (选填“高”或“低”),人观察路面是俯视的,并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上竖立一块平面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如图所示,实验室,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蜡烛B与A等长,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这一侧观察同时手移动 (选填“A”或“B”直到它跟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 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关系;
(3)找到A的像的位置后,连接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接与玻璃板所在直线 .
(4)如果在玻璃板后面贴上一层不透明的纸,从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 看到燃烧的蜡烛.(填“能”或“不能”)
(5)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进行.(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让蜡烛B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如图,在此实验中: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确定像的 和大小,如有两块玻璃板可选择,你应选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 关系;
(3)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填“实”或“虚”)
如图所示,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1)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实验中用直尺的作用是可以测量玻璃板到蜡烛A的距离和玻璃板到 的距离,并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
(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如果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则可能原因是 ;
(4)移去B处的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 (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 .
在探究“平而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1所示.
(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实验选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 的位置.
(3)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4)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明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实验(选填“较亮”或“较暗”)
(5)小明在B蜡烛的火焰上放一张纸,纸 (选填“会”或“不会”)被点燃.
(6)如图2所示,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答: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一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镜面的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的关系.
(3)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 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其中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 .
(3)他经过调整后,使后面的蜡烛B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和物体的大小 ,同时发现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若把手放在蜡烛B处 (“会”或“不会”)烧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如图所示是小明所在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该小组同学应该选取两根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2)在实验中,小明同学用右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A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 (选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小明接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 为止.
(3)当点燃的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必须使蜡烛B (选填“靠近”、“远离”)玻璃板.
(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明移开蜡烛B,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然后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白纸屏幕.小明的这个操作过程正确吗?
答: (选填“正确”、“不正确”).
(5)此实验不能用家用镜子的镜片进行,是因为家用镜子的镜片 ,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6)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是: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下面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字母)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图乙所示)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
(2)实验过程如图乙,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请将表头中空白部分填上合适的内容;
(3)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如果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