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淅川县初二期中物理卷
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 的.
丹江大观园是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在河岸漫步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一只小鸟在离河面10m的上空飞行,若河深为5m,则小鸟在河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 m,当小鸟飞近水面时,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小强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无声手枪”上的消声装置是在 处减弱噪声.小孩在放鞭炮时常捂住耳朵,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一般要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这是为了在 中减弱噪声.
如图所示,一束光竖直向下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为 °,若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使平面镜围绕O点顺时针旋转35°,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夹角变为 °.
声呐装置是利用 (选填”次生波“或”超声波“)来工作的,南阳市现定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声不超过45 (填单位).
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光的 缘故,而有时候黑板会反光,是由于光的 缘故.(以两空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了爆炸的火光.请你给这部电影的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① ;
② .
一个粗心的同学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
A.一枝毛笔的长度是2.5 |
B.一个书架的高是2 |
C.一本初二物理课本的厚度是1.3 |
D.一栋楼房的高是16.4 |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得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这句话的是著名物理学家( )
A.哥白尼 | B.伽利略 | C.牛顿 | D.杨振宁 |
火车的速度是50m/s,某直升机的速度为200km/h,磁悬浮列车5s内走了600m,三者的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直升机,磁悬浮列车,火车 | B.直升机,火车,磁悬浮列车 |
C.磁悬浮列车,火车,直升机 | D.磁悬浮列车,直升机,火车 |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B. 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
C. 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
D. |
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小明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做练习题,如果说他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来回走动的指导老师 |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
C.操场上踢足球的同学 | D.黑板前的讲桌 |
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凿壁偷光﹣﹣﹣﹣光的折射 |
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
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
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
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0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0点,B在距离0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树荫下圆形光斑 |
B. 幕布上的手影 |
C. 日食的形成 |
D. |
水中倒影
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
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
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 |
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 |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
C.可能是大雪过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
D.可能是大雪过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
“东方红”号探测船到南海某区域执行任务,利用探测仪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00m/s的信号,测得信号从发出到反射回海面用时14s,则所测海底的深度是( )
A.100m | B.200m | C.9800m | D.19600m |
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象,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
A. | B. | C. | D. |
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让蜡烛B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如图,在此实验中: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确定像的 和大小,如有两块玻璃板可选择,你应选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 关系;
(3)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填“实”或“虚”)
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烧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若将AO向ON靠近,则OB (选填“靠近”或“远离”)ON.
(2)如图乙,以法线 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原因是 .
(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
(4)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15° |
75° |
2 |
30° |
60° |
3 |
45° |
45° |
“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途中路过一座公路桥,看到桥头悬挂有交通标示如右图所示,则:
(1)交通标示上的数字“40”的含义是什么?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通过该公路桥至少要行驶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