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D.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时,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原因是 。
(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 (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在某次光学实验活动中,小明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图甲所示。
①蜡烛放在A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②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明将自己的近视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并靠近凸透镜,若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小明应该向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
③小明又把蜡烛放在B点,继续观察蜡烛所成的像,此时眼睛应在 (填“蜡烛一侧”或“光屏一侧”)观察。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大白纸,玻璃板应 放置。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两支蜡烛外形相同是为了验证像与物
③多次实验后,小明将数据记录如表二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 。
次数 |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1 |
10 |
10 |
2 |
15 |
15 |
3 |
20 |
20 |
小文和同学们到实验室探究光学实验: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小文选取了两个外形相同的蜡烛 和 ,将蜡烛 放在薄玻璃板前点燃,小文应在蜡烛 (选填“ ”或“ ” 的一侧观察,同时移动蜡烛 ,使它和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在确定像的位置的同时也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的大小 ;
(2)将蜡烛向右移动,重复上述实验过程,会发现: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在老师启发下,小文将玻璃板换成凸透镜,将蜡烛 换为光屏、“探究凸透镜像规律”的实验,如图乙所示,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4)小文把蜡烛移动到光具座 刻度线处,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晰,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 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
(5)在上述(4)操作的基础上,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文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老师的视力情况属于 (选填“近视”“远视”或“正常)。
小梦同学身高160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当她以0.2m/s的速度向平面镜走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高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0cm;经过3s后,小梦和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小梦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则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
如图所示是一只小鸟正在飞离水面时的情景,小鸟向上飞行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鸟飞行到距水面 时,小鸟与它在水中的像相距 .小鸟在起飞时,要向下扇动翅膀,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杯子放在玻璃板上的照片,照片展示了奇妙的光学现象。下列对这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杯子的倒影比杯子显得略暗,是由于光在玻璃板上发生了反射
B.杯子的虚像是倒着的,说明平面镜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勺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D.勺子在杯子里水面下的部分看起来放大了,是杯子与水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
如图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尺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下图中的
A.B.C.D.
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个正立的实像
B.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C.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你后退时,镜中的像变小
如右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人站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拿未点燃的蜡烛 竖直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蜡烛 与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
(1)人在蜡烛 的同侧看到烛焰的像是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形成的。
(2)移去蜡烛 ,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 的像,说明 。
(3)实验时,将蜡烛 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将 (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小明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表演“蜡烛在水中燃烧”的魔术时,把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方竖放一根蜡烛,在玻璃板的后方,放一只盛水的玻璃杯,点燃蜡烛,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板望去,会看到“蜡烛在水中燃烧”。
(1)该魔术现象要明显,最好在较 (选填“明”或“暗” 的环境中进行。魔术中的玻璃板相当于 (选填“平面镜”或“凸透镜” 。
(2)水中的“蜡烛”是实际蜡烛通过玻璃板形成的 (选填“正”或“倒” 立的 (选填“虚”或“实” 像,与实际蜡烛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目前,“长鼻子”校车已经广泛投入使用。小明乘校车时发现,能在车玻璃中看到“自己”,这是因为车玻璃起到了平面镜的作用能成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汽车座位上的头枕,可以预防汽车 (选填“急刹车”或“被追尾”)时造成的危害;校车和学生总质量为9000kg,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15m2,校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 Pa(g取10N/kg)。
小乔手持一块方形小平面镜想看一下额头的小痘痘,此时额头距平面镜0.4m,则额头的像距额头 m;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她将额头靠近镜面,则所成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乔又将小平面镜斜插到如图所示的水槽中,放在阳光下,结果在光屏上看到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
小月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B和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实验中,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把点燃的蜡烛A、玻璃板分别置于图中位置,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右侧,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到像与物大小 ,此时蜡烛B位于图中 cm刻度线处。
(3)将蜡烛B移去,在该处放一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 承接到蜡烛A的像。
(4)将玻璃板换成焦距10cm的凸透镜,光屏仍位于原处,光屏上成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的 (选填“实”或“虚”)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