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烧瓶中加入 200 g 水,加热并从 90 ° C 开始记录温度,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记录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温度 / ° C

90

92

94

95

98

98

98

(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2)水沸腾时,瓶口不断冒出”白气”,该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3)若不考虑水的质量损失,从开始记录温度到水刚沸腾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J [ c = 4 . 2 × 10 3 J / kg C

(4)完成实验后,移走酒精灯,当水停止沸腾时,用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图乙所示,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         

来源:2019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烧瓶中加入 200 g 水,加热并从 90 ° C 开始记录温度,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记录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温度 / ° C

90

92

94

95

98

98

98

(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2)水沸腾时,瓶口不断冒出”白气”,该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3)若不考虑水的质量损失,从开始记录温度到水刚沸腾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J [ c = 4 . 2 × 10 3 J / kg C

(4)完成实验后,移走酒精灯,当水停止沸腾时,用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图乙所示,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           

来源: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凡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 C

(3)分析图丙所示图象,可知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  

(4)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吸收  的多少;

(5)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的“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来源:2017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支撑烧杯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应先固定       (选填“铁圈”或“铁杆”)。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         ° C ;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          (选填“水的质量偏大”或“当地气压偏低”)。

来源: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 。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 ( 20 ° C 120 ° C ) 、酒精温度计 ( 80 ° C 60 ° C ) 、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  

(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  ;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

(3)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  

来源:2016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冒出,“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2)分析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 C ;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         

(3)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水的温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中水的沸点,试管中的水           (填“会”或“不会”)沸腾,这说明液体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来源:2018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都说:“被 100 ° C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 100 ° C 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柯认为这是因为 100 ° C 的水蒸气和 100 ° C 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 100 ° C 的水蒸气变成 100 ° C 的热水时,还需放出热量。对此,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过程】(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将一定置量温度为 t 1 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 A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 100 ° C 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圾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 B ,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 t 2 ,比较发现 t 2 高于 t l .(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2) t 2 高于 t l 的原因是  

(3)小江认为因未设置对照,小柯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请你帮助小柯设计后续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过程和证明小柯观点的应有实验结果) :   

来源:2016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水的沸腾。

(1)水沸腾时内部产生大量气泡,从下至上气泡是  (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2)若水沸腾前的加热时间过长,改进的方法有:  (只需写出一条);

(3)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填“水蒸气”“小水滴”或“小冰晶”)。

来源:2017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

    。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 

(4)给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汽”冒出,“白汽”是 (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

(5)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来源:2016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逝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仍然保持     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t/min
0
1
2
3
4
5
6
7
T/℃
80
84
88
92
96
96
96
96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该地气压比标准气压      (低或高)
(5)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不断      热,但温度      
(6)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7)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南宁市横县飞龙乡中心小学初二期中物理卷
  • 更新:2021-01-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1)数据分析:在图1中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2)如图2、3所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3)由表可知,该地水的沸点为      ℃,当地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小名同学开始记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数据如图: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9min后,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沸点是      ℃.
(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1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3)如图2甲图为某同学测“沸水温度”实验时的情形.由于操作错误,他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大于100℃,他的错误是      .当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水沸腾时,如图2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
(4)由图象可以看出,把水从90℃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      min.水已沸腾后,若继续对水加热,则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将      ;此时,水中的气泡与沸腾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写出一点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1)从图象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
(2)小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3)小华还发现自己组测出的水的沸点比物理课本上给出的水的沸点低些,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观察图1,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表面的大小:b、液体      的高低;c、液体      的快慢.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
Ⅰ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图2).
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
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      相同.
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4)分析与结论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      (填“有关”或“无关”)
(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液化及液化现象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