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数与式
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
有理数
数轴
相反数
绝对值
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倒数
有理数大小比较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科学记数法—原数
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
计算器—基础知识
计算器—有理数
数学常识
用数字表示事件
尾数特征
无理数与实数
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
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
立方根
计算器—数的开方
无理数
实数
实数的性质
实数与数轴
实数大小比较
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实数的运算
分数指数幂
代数式
代数式
列代数式
代数式求值
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与添括号
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整式
整式
单项式
多项式
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单项式乘单项式
单项式乘多项式
多项式乘多项式
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完全平方式
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
整式的除法
整式的混合运算
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零指数
负整数指数幂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的意义
公因式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
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
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的应用
分式
分式的定义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式的值
分式的基本性质
约分
通分
最简分式
最简公分母
分式的乘除法
分式的加减法
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式的化简求值
零指数幂
负整数指数幂
列代数式(分式)
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定义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最简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分母有理化
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二次根式的应用
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定义
方程的解
等式的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
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同解方程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同解方程组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根的判别式
根与系数的关系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配方法的应用
高次方程
无理方程
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定义
分式方程的解
解分式方程
换元法解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增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应用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的定义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解集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函数
平面直角坐标系
点的坐标
规律型:点的坐标
坐标确定位置
坐标与图形性质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函数基础知识
常量与变量
函数的概念
函数关系式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函数值
函数的图象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函数的表示方法
分段函数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定义
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的图象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的性质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
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次函数综合题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根据实际问题列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
二次函数的图象
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二次函数的最值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
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
二次函数的应用
二次函数综合题
图形的性质
图形认识初步
认识立体图形
点、线、面、体
欧拉公式
几何体的表面积
认识平面图形
几何体的展开图
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
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截一个几何体
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间的距离
比较线段的长短
角的概念
钟面角
方向角
度分秒的换算
角平分线的定义
角的计算
余角和补角
七巧板
线段的和差
角的大小比较
计算器-角的换算
线段的中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
对顶角、邻补角
垂线
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
平行公理及推论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全等图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角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数
勾股定理的应用
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综合题
四边形
多边形
多边形的对角线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平面镶嵌(密铺)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菱形的性质
菱形的判定
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判定
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的判定
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
梯形
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的判定
梯形中位线定理
*平面向量
中点四边形
四边形综合题
平面向量的加法
平面向量的减法
圆的认识
垂径定理
垂径定理的应用
圆心角、弧、弦的关系
圆周角定理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相交弦定理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确定圆的条件
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切线的性质
切线的判定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弦切角定理
切线长定理
切割线定理
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切两圆的性质
相交两圆的性质
正多边形和圆
弧长的计算
扇形面积的计算
圆锥的计算
圆柱的计算
圆的综合题
尺规作图
作图—尺规作图的定义
作图—基本作图
作图—复杂作图
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
作图—代数计算作图
命题与证明
命题与定理
推理与论证
反证法
轨迹
图形的变化
图形的对称
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
镜面对称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
作图-轴对称变换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剪纸问题
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图形的剪拼
胡不归问题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逆定理
作图--线段垂直平分
角平分线定理
角平分线逆定理
图形的平移
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平移的性质
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作图-平移变换
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图形的旋转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旋转的性质
旋转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
作图-旋转变换
利用旋转设计图案
几何变换的类型
几何变换综合题
图形的相似
比例的性质
比例线段
黄金分割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相似图形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作图—相似变换
位似变换
作图-位似变换
射影定理
相似形综合题
实数与向量相乘
平面向量定理
向量的线性运算
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计算器—三角函数
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投影与视图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作图-三视图
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
视点、视角和盲区
统计与概率
数据收集与处理
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用样本估计总体
频数与频率
频数(率)分布表
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频数(率)分布折线图
统计表
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统计图的选择
其他统计图
数据分析
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
计算器-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极差
方差
标准差
计算器-标准差与方差
统计量的选择
概率
随机事件
可能性的大小
概率的意义
概率公式
几何概率
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游戏公平性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模拟实验
数学竞赛
逻辑推理问题
抽屉原理
排列与组合问题
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容斥原理
简单的极端原理
简单的枚举法
计数方法
染色问题
整数问题
数的十进制
奇数与偶数
数的整除性
带余除法
质数与合数
约数与倍数
同余问题
尾数特征
完全平方数
质因数分解
整数问题的综合运用
数与式
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与运算
因式定理与综合除法
余式定理
立方公式
整式的等式证明
对称式和轮换对称式
部分分式
分式的条件求值
分式的等式证明
拆项、添项、配方、待定系数法
绝对值
因式分解
方程与不等式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整数解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应用
三元一次不定方程
非一次不定方程(组)
多元一次方程组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与有理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高次方程
无理方程
二元二次方程组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
应用类问题
函数
y=|ax+b|的图象与性质
y=|ax#178;+bx+c|的图象与性质
含字母系数的二次函数
整式函数的最值
分式函数的最值
绝对值函数的最值
无理函数的最值
多元函数的最值
一元二次方程的最值
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
几何问题的最值
实际问题的最值
取整函数
一次函数的最值
函数最值问题
几何
三角形边角关系
面积及等积变换
三角形的五心
四点共圆
圆幂定理
梅涅劳斯定理与塞瓦定理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一笔画定理
几何不等式
立体图形
路线选择问题

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根据参加男子跳高初赛的运动员的成绩(单位: m ) ,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Ⅰ)图1中 a 的值为   

(Ⅱ)求统计的这组初赛成绩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Ⅲ)根据这组初赛成绩,由高到低确定9人进入复赛,请直接写出初赛成绩为 1 . 65 m 的运动员能否进入复赛.

来源:2016年天津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简称二青会)将于2019年8月在山西举行.太原市作为主赛区,将承担多项赛事,现正从某高校的甲、乙两班分别招募10人作为颁奖礼仪志愿者,同学们踊跃报名,甲、乙两班各报了20人,现已对他们进行了基本素质测评,满分10分.各班按测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各录用10人,对这次基本素质测评中甲、乙两班学生的成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解答下列问题:

(1)甲班的小华和乙班的小丽基本素质测评成绩都为7分,请你分别判断小华,小丽能否被录用(只写判断结果,不必写理由).

(2)请你对甲、乙两班各被录用的10名志愿者的成绩作出评价(从“众数”,“中位数”,或“平均数”中的一个方面评价即可).

(3)甲、乙两班被录用的每一位志愿者都将通过抽取卡片的方式决定去以下四个场馆中的两个场馆进行颁奖礼仪服务,四个场馆分别为:太原学院足球场,太原市沙滩排球场,山西省射击射箭训练基地,太原水上运动中心,这四个场馆分别用字母 A B C D 表示.现把分别印有 A B C D 的四张卡片(除字母外,其余都相同)背面朝上,洗匀放好.志愿者小玲从中随机抽取一张(不放回),再从中随机抽取一张,请你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小玲抽到的两张卡片恰好是“ A ”和“ B ”的概率.

来源:2019年山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本学期初,某校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开展了以“不忘初心,缅怀革命先烈,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校德育处对本校七年级学生四月份“阅读该主题相关书籍的读书量”(下面简称:“读书量” ) 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对所有随机抽取学生的“读书量”(单位:本)进行了统计,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上面两幅统计图,填出本次所抽取学生四月份“读书量”的众数为 

(2)求本次所抽取学生四月份“读书量”的平均数;

(3)已知该校七年级有12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中,四月份“读书量”为多杀本的学生人数.

来源:2019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今年植树节,某校开展了“植树造林,从我做起”的植树活动.该校参加本次植树活动的全体学生被分成了115个植树小组,按学校要求,每个植树小组至少植树10棵.经过一天的植树活动,校团委为了了解本次植树任务的完成情况,从这115个植树小组中随机抽查了10个小组,并对这10个小组植树的棵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所统计的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

(2)求抽查的这10个小组中,完成本次植树任务的小组所占的百分比;

(3)请你估计在本次植树活动中,该校学生共植树多少棵.

来源:2019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副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能有效提高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普及垃圾分类及投放的相关知识,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垃圾分类知识及投放情况”问卷,并在本校随机抽取若干名同学进行了问卷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分布情况,他们将全部测试成绩分成 A B C D 四组,绘制了如下统计图表:

“垃圾分类知识及投放情况”问卷测试成绩统计表

组别

分数 /

频数

各组总分 /

A

60<x70

38

2581

B

70<x80

72

5543

C

80<x90

60

5100

D

90<x100

m

2796

依据以上统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得 m=    n=   

(2)这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落在  组;

(3)求本次全部测试成绩的平均数.

来源:2018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校为了解七、八年级学生对“防溺水”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成绩(百分制)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部分信息如下:

a .七年级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

b .七年级成绩在 70x<80 这一组的是:

70 72 74 75 76 76 77 77 77 78 79

c .七、八年级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如下: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76.9

m

79.2

79.5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测试中,七年级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有  人;

(2)表中 m 的值为  

(3)在这次测试中,七年级学生甲与八年级学生乙的成绩都是78分,请判断两位学生在各自年级的排名谁更靠前,并说明理由;

(4)该校七年级学生有400人,假设全部参加此次测试,请估计七年级成绩超过平均数76.9分的人数.

来源:2019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校七、八年级各有学生400人,为了解这两个年级普及安全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

选择样本,收集数据从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考试,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

七年级 85 79 89 83 89 98 68 89 79 59

99 87 85 89 97 86 89 90 89 77

八年级 71 94 87 92 55 94 98 78 86 94

62 99 94 51 88 97 94 98 85 91

分组整理,描述数据

(1)按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请补全八年级20名学生安全教育频数分布直方图;

解析数据,计算填空

(2)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优秀率如下表所示,请补充完整;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优秀率

七年级

85.3

88

89

20%

八年级

85.4

  

  

  

得出结论,说明理由.

(3)估计八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约为  人.

(4)整体成绩较好的年级为  ,理由为  (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合理性).

来源:2018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备用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网上学习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某校信息小组为了解七年级学生网上学习的情况,从该校七年级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了每周网上学习的调查.数据如下(单位:时) :

3

2.5

0.6

1.5

1

2

2

3.3

2.5

1.8

2.5

2.2

3.5

4

1.5

2.5

3.1

2.8

3.3

2.4

整理上面的数据,得到表格如下:

网上学习时间 x (时 )

0<x1

1<x2

2<x3

3<x4

人数

2

5

8

5

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

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数值

2.4

m

n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的中位数 m 的值为  ,众数 n 的值为  

(2)用样本中的平均数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平均每人一学期(按18周计算)网上学习的时间.

(3)已知该校七年级学生有200名,估计每周网上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的学生人数.

来源: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为了调查甲、乙两台包装机分装标准质量为 400g 奶粉的情况,质检员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补全表一、表二中的空白,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收集数据:

从甲、乙包装机分装的奶粉中各自随机抽取10袋,测得实际质量(单位: g) 如下:

甲:400,400,408,406,410,409,400,393,394,395

乙:403,404,396,399,402,402,405,397,402,398

整理数据:

表一

质量 (g)

频数

种类

393x<396

396x<399

399x<402

402x<405

405x<408

408x<411

3

0

 3 

0

1

3

0

  

1

5

  

0

分析数据:

表二

种类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401.5

  

400

36.85

400.8

402

  

8.56

得出结论:

包装机分装情况比较好的是  (填甲或乙),说明你的理由.

来源:2018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工厂生产部门为了解本部门工人的生产能力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该部门随机抽取了30名工人某天每人加工零件的个数,数据如下:

20

21

19

16

27

18

31

29

21

22

25

20

19

22

35

33

19

17

18

29

18

35

22

15

18

18

31

31

19

22

整理上面数据,得到条形统计图:

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如表所示:

统计量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数值

23

m

21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众数 m 的值为  

(2)为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该部门根据工人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制定了奖励标准,凡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的工人将获得奖励.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工人能获奖,应根据  来确定奖励标准比较合适.(填“平均数”、“众数”或“中位数” )

(3)该部门规定: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达到或超过25个的工人为生产能手.若该部门有300名工人,试估计该部门生产能手的人数.

来源: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工厂甲、乙两个部门各有员工400人,为了解这两个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收集数据

从甲、乙两个部门各随机抽取20名员工,进行了生产技能测试,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

78 86 74 81 75 76 87 70 75 90 75 79 81 70 74 80 86 69 83 77

93 73 88 81 72 81 94 83 77 83 80 81 70 81 73 78 82 80 70 40

整理、描述数据

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

成绩 x

人数

部门

40x49

50x59

60x69

70x79

80x89

90x100

0

0

1

11

7

1

 1 

  

  

  

  

  

(说明:成绩80分及以上为生产技能优秀, 70--79 分为生产技能良好, 60--69 分为生产技能合格,60分以下为生产技能不合格)

解析数据

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

部门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78.3

77.5

75

78

80.5

81

得出结论: a .估计乙部门生产技能优秀的员工人数为   b .可以推断出  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理由为  .(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

来源: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调查作业:了解你所在小区家庭5月份用气量情况:

小天、小东和小芸三位同学住在同一小区,该小区共有300户家庭,每户家庭人数在 2 - 5 之间,这300户家庭的平均人数约为3.4.

小天、小东和小芸各自对该小区家庭5月份用气量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将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整理,绘制的统计表分别为表1,表2和表3.

表1 抽样调查小区4户家庭5月份用气量统计表 (单位: m 3 )

家庭人数

2

3

4

5

用气量

14

19

21

26

表2 抽样调查小区15户家庭5月份用气量统计表 (单位: m 3 )

家庭人数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用气量

10

11

15

13

14

15

15

17

17

18

18

18

18

20

22

表3 抽样调查小区15户家庭5月份用气量统计表 (单位: m 3 )

家庭人数

2

2

3

3

3

3

3

3

3

4

4

4

4

5

5

用气量

10

12

13

14

17

17

18

19

20

20

22

26

31

28

31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小天、小东和小芸三人中,哪一位同学抽样调查的数据能较好地反映该小区家庭5月份用气量情况,并简要说明其他两位同学抽样调查的不足之处.

来源:2016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小云统计了自己所住小区5月1日至30日的厨余垃圾分出量(单位:千克),相关信息如下:

a .小云所住小区5月1日至30日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统计图:

b .小云所住小区5月1日至30日分时段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的平均数如下:

时段

1日至10日

11日至20日

21日至30日

平均数

100

170

250

(1)该小区5月1日至30日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的平均数约为 173 (结果取整数);

(2)已知该小区4月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的平均数为60,则该小区5月1日至30日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的平均数约为4月的  倍(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记该小区5月1日至10日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的方差为 s 1 2 ,5月11日至20日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的方差为 s 2 2 ,5月21日至30日的厨余垃圾分出量的方差为 s 3 2 .直接写出 s 1 2 s 2 2 s 3 2 的大小关系.

来源:2020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公司为了了解员工每人所创年利润情况,公司从各部抽取部分员工对每年所创年利润情况进行统计,并绘制如图1,图2统计图.

(1)将图补充完整;
(2)本次共抽取员工人,每人所创年利润的众数是 ,平均数是
(3)若每人创造年利润10万元及(含10万元)以上为优秀员工,在公司1200员工中有多少可以评为优秀员工?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中学食堂为学生提供了四种价格的午餐供其选择,这四种价格分别是:A:3元,B:4元,C:5元,D:6元.为了解学社对四种午餐的购买情况,学校随机抽样调查了甲、乙两班学生某天购买四种午餐的情况,依据统计数据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表:

(1)求乙班学生人数;
(2)求乙班购买午餐费用的中位数;
(3)已知甲、乙两班购买午餐费用的平均数均为4.44元,从平均数和众数的角度分析,哪个班购买的餐价格较高;
(4)从这次接受调查的学生中,随机抽查一人,恰好是购买C种午餐的学生的概率是多少?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初中数学加权平均数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