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数与式
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
有理数
数轴
相反数
绝对值
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倒数
有理数大小比较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科学记数法—原数
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
计算器—基础知识
计算器—有理数
数学常识
用数字表示事件
尾数特征
无理数与实数
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
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
立方根
计算器—数的开方
无理数
实数
实数的性质
实数与数轴
实数大小比较
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实数的运算
分数指数幂
代数式
代数式
列代数式
代数式求值
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与添括号
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整式
整式
单项式
多项式
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单项式乘单项式
单项式乘多项式
多项式乘多项式
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完全平方式
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
整式的除法
整式的混合运算
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零指数
负整数指数幂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的意义
公因式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
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
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
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的应用
分式
分式的定义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式的值
分式的基本性质
约分
通分
最简分式
最简公分母
分式的乘除法
分式的加减法
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式的化简求值
零指数幂
负整数指数幂
列代数式(分式)
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定义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最简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分母有理化
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二次根式的应用
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定义
方程的解
等式的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
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同解方程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同解方程组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根的判别式
根与系数的关系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配方法的应用
高次方程
无理方程
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定义
分式方程的解
解分式方程
换元法解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增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应用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的定义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解集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函数
平面直角坐标系
点的坐标
规律型:点的坐标
坐标确定位置
坐标与图形性质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函数基础知识
常量与变量
函数的概念
函数关系式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函数值
函数的图象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函数的表示方法
分段函数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定义
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次函数的图象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的性质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
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次函数综合题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根据实际问题列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
二次函数的图象
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二次函数的最值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
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
二次函数的应用
二次函数综合题
图形的性质
图形认识初步
认识立体图形
点、线、面、体
欧拉公式
几何体的表面积
认识平面图形
几何体的展开图
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
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截一个几何体
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间的距离
比较线段的长短
角的概念
钟面角
方向角
度分秒的换算
角平分线的定义
角的计算
余角和补角
七巧板
线段的和差
角的大小比较
计算器-角的换算
线段的中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
对顶角、邻补角
垂线
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
平行公理及推论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全等图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角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数
勾股定理的应用
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综合题
四边形
多边形
多边形的对角线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平面镶嵌(密铺)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菱形的性质
菱形的判定
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判定
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的判定
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
梯形
直角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的判定
梯形中位线定理
*平面向量
中点四边形
四边形综合题
平面向量的加法
平面向量的减法
圆的认识
垂径定理
垂径定理的应用
圆心角、弧、弦的关系
圆周角定理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相交弦定理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确定圆的条件
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切线的性质
切线的判定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弦切角定理
切线长定理
切割线定理
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切两圆的性质
相交两圆的性质
正多边形和圆
弧长的计算
扇形面积的计算
圆锥的计算
圆柱的计算
圆的综合题
尺规作图
作图—尺规作图的定义
作图—基本作图
作图—复杂作图
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
作图—代数计算作图
命题与证明
命题与定理
推理与论证
反证法
轨迹
图形的变化
图形的对称
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
镜面对称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
作图-轴对称变换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剪纸问题
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图形的剪拼
胡不归问题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逆定理
作图--线段垂直平分
角平分线定理
角平分线逆定理
图形的平移
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平移的性质
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作图-平移变换
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图形的旋转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旋转的性质
旋转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
作图-旋转变换
利用旋转设计图案
几何变换的类型
几何变换综合题
图形的相似
比例的性质
比例线段
黄金分割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相似图形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作图—相似变换
位似变换
作图-位似变换
射影定理
相似形综合题
实数与向量相乘
平面向量定理
向量的线性运算
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计算器—三角函数
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投影与视图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作图-三视图
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
视点、视角和盲区
统计与概率
数据收集与处理
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用样本估计总体
频数与频率
频数(率)分布表
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频数(率)分布折线图
统计表
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统计图的选择
其他统计图
数据分析
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
计算器-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极差
方差
标准差
计算器-标准差与方差
统计量的选择
概率
随机事件
可能性的大小
概率的意义
概率公式
几何概率
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游戏公平性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模拟实验
数学竞赛
逻辑推理问题
抽屉原理
排列与组合问题
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容斥原理
简单的极端原理
简单的枚举法
计数方法
染色问题
整数问题
数的十进制
奇数与偶数
数的整除性
带余除法
质数与合数
约数与倍数
同余问题
尾数特征
完全平方数
质因数分解
整数问题的综合运用
数与式
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与运算
因式定理与综合除法
余式定理
立方公式
整式的等式证明
对称式和轮换对称式
部分分式
分式的条件求值
分式的等式证明
拆项、添项、配方、待定系数法
绝对值
因式分解
方程与不等式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整数解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应用
三元一次不定方程
非一次不定方程(组)
多元一次方程组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与有理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高次方程
无理方程
二元二次方程组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
应用类问题
函数
y=|ax+b|的图象与性质
y=|ax#178;+bx+c|的图象与性质
含字母系数的二次函数
整式函数的最值
分式函数的最值
绝对值函数的最值
无理函数的最值
多元函数的最值
一元二次方程的最值
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
几何问题的最值
实际问题的最值
取整函数
一次函数的最值
函数最值问题
几何
三角形边角关系
面积及等积变换
三角形的五心
四点共圆
圆幂定理
梅涅劳斯定理与塞瓦定理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一笔画定理
几何不等式
立体图形
路线选择问题

某家庭记录了未使用节水龙头2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单位: m 3 ) 和使用了节水龙头2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

未使用节水龙头2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

日用水量 / m 3

0 x < 0 . 1

0 . 1 x < 0 . 2

0 . 2 x < 0 . 3

0 . 3 x < 0 . 4

0 . 4 x < 0 . 5

频数

0

4

2

4

10

使用了节水龙头2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

日用水量 / m 3

0 x < 0 . 1

0 . 1 x < 0 . 2

0 . 2 x < 0 . 3

0 . 3 x < 0 . 4

频数

2

6

8

4

(1)计算未使用节水龙头20天的日平均用水量和使用了节水龙头20天的日平均用水量;

(2)估计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一年能节省多少立方米水?(一年按365天计算)

来源:2020年宁夏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请千家”活动.活动过程中,教有局随机抽取了近两周家访的教师人数及家访次数,将采集到的全部数据按家访次数分成五类,由甲、乙两人分别绘制了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图都不完整).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把这幅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画图后请标注相应的数据);

(2)在采集到的数据中,近两周平均每位教师家访  次;

(3)若该市有12000名教师,则近两周家访不少于3次的教师约有  人.

来源: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数学试卷(副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励.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月销售目标,商场服装部统计了每位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数据如下:

17

18

16

13

24

15

28

26

18

19

22

17

16

19

32

30

16

14

15

26

15

32

23

17

15

15

28

28

16

19

对这30个数据按组距3进行分组,并整理、描述和分析如下.

频数分布表

组别

销售额

13 x < 16

16 x < 19

19 x < 22

22 x < 25

25 x < 28

28 x < 31

31 x < 34

频数

7

9

3

a

2

b

2

数据分析表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20.3

c

18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 a =    b =    c =   

(2)若将月销售额不低于25万元确定为销售目标,则有  位营业员获得奖励;

(3)若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来源: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某校响应号召,鼓励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该校文学社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抽样调查了部分学生每周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过程如下:

数据收集:从全校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了每周用于课外阅读时间的调查,数据如下(单位: min )

30

60

81

50

40

110

130

146

90

100

60

81

120

140

70

81

10

20

100

81

整理数据:按如下分段整理样本数据并补全表格:

课外阅读时间 x ( min )

0 x < 40

40 x < 80

80 x < 120

120 x < 160

等级

D

C

B

A

人数

3

  

8

  

分析数据:补全下列表格中的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80

  

  

得出结论:

(1)用样本中的统计量估计该校学生每周用于课外阅读时间的情况等级为  

(2)如果该校现有学生400人,估计等级为“ B ”的学生有多少名?

(3)假设平均阅读一本课外书的时间为160分钟,请你选择样本中的一种统计量估计该校学生每人一年(按52周计算)平均阅读多少本课外书?

来源:2018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为了解某地区机动车拥有量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学校九年级社会实践小组对2010年 ~ 2017 年机动车拥有量、车辆经过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进行调查统计,并绘制成下列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2016年机动车的拥有量,分别计算2010年 ~ 2017 年在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的平均数.

(2)根据统计数据,结合生活实际,对机动车拥有量与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2018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某市对某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情况进行了20天的调查,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图2不完整) :

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第7天,这一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是多少次?这20天中,行人交通违章6次的有多少天?

(2)请把图2中的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温馨提示:请画在答题卷相对应的图上)

(3)通过宣传教育后,行人的交通违章次数明显减少.经对这一路口的再次调查发现,平均每天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比第一次调查时减少了4次,求通过宣传教育后,这一路口平均每天还出现多少次行人的交通违章?

来源: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有甲、乙、丙三种糖果混合而成的什锦糖100千克,其中各种糖果的单价和千克数如表所示,商家用加权平均数来确定什锦糖的单价.

甲种糖果

乙种糖果

丙种糖果

单价(元 / 千克)

15

25

30

千克数

40

40

20

(1)求该什锦糖的单价.

(2)为了使什锦糖的单价每千克至少降低2元,商家计划在什锦糖中加入甲、丙两种糖果共100千克,问其中最多可加入丙种糖果多少千克?

来源:201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校八年级甲、乙两班各有学生50人,为了了解这两个班学生身体素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1)收集数据

从甲、乙两个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

甲班65 75 75 80 60 50 75 90 85 65

乙班90 55 80 70 55 70 95 80 65 70

(2)整理描述数据

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

成绩 x

人数

班级

50 x < 60

60 x < 70

70 x < 80

80 x < 90

90 x 100

甲班

1

3

3

2

1

乙班

2

1

m

2

n

在表中: m =    n =   

(3)分析数据

①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表所示:

班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甲班

72

x

75

乙班

73

70

y

在表中: x =    y =   

②若规定测试成绩在80分(含80分)以上的学生身体素质为优秀,请估计乙班50名学生中身体素质为优秀的学生有  人.

③现从甲班指定的2名学生 ( 1 男1女),乙班指定的3名学生 ( 2 男1女)中分别抽取1名学生去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身体素质测试,用树状图和列表法求抽到的2名同学是1男1女的概率.

来源:2018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单位750名职工积极参加向贫困地区学校捐书活动,为了解职工的捐书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名职工作为样本,对他们的捐书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共有4本、5本、6本、7本、8本五类,分别用 A B C D E 表示,根据统计数据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条形统计图;

(2)求这30名职工捐书本数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3)估计该单位750名职工共捐书多少本?

来源: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推进全科阅读,培育时代新人”.某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读书活动,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最近一周的读书时间,统计数据如下表:

时间(小时)

6

7

8

9

10

人数

5

8

12

15

10

(1)写出这50名学生读书时间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根据上述表格补全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3)学校欲从这5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学生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读书活动,其中被抽到学生的读书时间不少于9小时的概率是多少?

来源:2018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某公司共有 A B C 三个部门,根据每个部门的员工人数和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绘制成如下的统计表和扇形图

各部门人数及每人所创年利润统计表

部门

员工人数

每人所创的年利润 / 万元

A

5

10

B

b

8

C

c

5

(1)①在扇形图中, C 部门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②在统计表中, b =     c =    

(2)求这个公司平均每人所创年利润.

来源: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基本控制住了疫情.然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重,境外许多国家的疫情尚在继续蔓延,疫情防控不可松懈.如图是某国截止5月31日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根据上面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截止5月31日该国新冠肺炎感染总人数累计为  万人,扇形统计图中 40 - 59 岁感染人数对应圆心角的度数为   °

(2)请直接在图中补充完整该国新冠肺炎感染人数的折线统计图;

(3)在该国所有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中随机地抽取1人,求该患者年龄为60岁或60岁以上的概率;

(4)若该国感染病例中从低到高各年龄段的死亡率依次为 1 % 2 . 75 % 3 . 5 % 10 % 20 % ,求该国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的平均死亡率.

来源:2020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8年级某老师对一、二班学生阅读水平进行测试,并将成绩进行了统计,绘制了如下图表(得分为整数,满分为10分,成绩大于或等于6分为合格,成绩大于或等于9分为优秀).

平均分

方差

中位数

众数

合格率

优秀率

一班

7.2

2.11

7

6

92 . 5 %

20 %

二班

6.85

4.28

8

8

85 %

10 %

根据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1)用方差推断,   班的成绩波动较大;用优秀率和合格率推断,   班的阅读水平更好些;

(2)甲同学用平均分推断,一班阅读水平更好些;乙同学用中位数或众数推断,二班阅读水平更好些.你认为谁的推断比较科学合理,更客观些.为什么?

来源: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在“慈善一日捐”活动中,为了解某校学生的捐款情况,抽样调查了该校部分学生的捐款数(单位:元),并绘制成下面的统计图.

(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元;

(2)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3)该校共有600名学生参与捐款,请你估计该校学生的捐款总数.

来源: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为了提高学生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我市相关部门每个月都要对学生进行“禁毒知识应知应会”测评.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某校对达到一定成绩的学生授予“禁毒小卫士”的荣誉称号.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奖励目标,该校随机选取了七年级20名学生在5月份测评的成绩,数据如下:

收集数据:90 91 89 96 90 98 90 97 91 98 99 97 91 88 90 97 95 90 95 88

(1)根据上述数据,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整理、描述数据:

成绩 /

88

89

90

91

95

96

97

98

99

学生人数

2

1

  

3

2

1

  

2

1

数据分析: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如下表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93

  

91

得出结论:

(2)根据所给数据,如果该校想确定七年级前 50 % 的学生为“良好”等次,你认为“良好”等次的测评成绩至少定为  分.

数据应用:

(3)根据数据分析,该校决定在七年级授予测评成绩前 30 % 的学生“禁毒小卫士”荣誉称号,请估计评选该荣誉称号的最低分数,并说明理由.

来源: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数学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初中数学加权平均数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