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司马迁的《孟尝君列传》(节选) 一文,完成小题。(14 分)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孟尝君尝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皆以为孟尝君亲己。
【注】①薛:地名,在今山东藤县南。②文:指田文,即孟尝君。③侍史:负责文书工作的侍从人员。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及人有罪者    (       )         ②孟尝君待客坐     (       )
③孟尝君已使使存问(       )           ④孟尝君待客夜食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士以此多归孟尝君

A.今以蒋氏观之 B.固以怪之矣 C.皆以美于徐公 D.不以物喜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人 人 皆 以 为 孟 尝 君 亲 己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孟尝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他“食客数千人”,在当时影响很大,试结合本选段说说你是如何看待孟尝君的招贤纳士的。(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习题。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数年恒不一见(恒:         ) (2)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依稀:   )
翻译下列句子: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⑵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用课文原句回答:“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
.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 课文如删掉“始悟为山市”一句,并不影响文中对“山市”描写的连贯性,为什么不能删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片段,完成文后8—12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 司马光《资治通鉴》)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
(1)予求古仁人之心  尝    ▲  (2)微斯人。吾谁与? 归   ▲  
(3)请重法以禁止。  或    ▲  (4)朕当奢省费。     去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甲】文中表达了作者“                        ”的政治抱负。
【乙】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 ▲   ▲  ▲ 
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             
(用甲文中的语句填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节选)和《桃花源诗》(节选),然后回答小题。
[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诗]…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注】①肆,尽力。②菽稷,庄稼。③靡,无。
④暧(ài),掩蔽。⑤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足为外人道也(  ▲  )        (2)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4)日入从所憩(▲  )
翻译下列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桃花源记》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综合文句“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和诗句“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的内容,我们对桃花源有怎样的了解?
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飞漱间(            )      ⑵多趣味(                )
引凄异(            )    ⑷渔者歌曰(             )
翻译句子
⑴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写三峡什么时候的景象?其景象有何特点?
从全文看,结尾引用渔者的歌谣有何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lián)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巡视,巡行。②窬:yú,洞,窟窿。
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巨绅家将嫁女  适:正碰上    B 又出示阖城户口各归第宅  谕:谕告
C乃嘱吏目   阴:狡猾          D 过午二人   得:抓获
下列句中的“而”与“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居 B.聚室而谋曰 C.以待饥者而食之 D.学而不思则罔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刺史无术”反衬了于成龙破案如神,迅速破案又表现于成龙不仅机智而且勇敢的特点。
B.于成龙放出风声,第二天将在全城严加搜查。这是一招敲山震虎,也充分利用做贼人心虚的特点。
C.二人多次出城,本因有急事,却又不带行装,其实是欲盖弥彰。所以于成龙推断这两人应该就是铤而走险、急于转移赃物的盗贼。
D.盗贼将妆奁席卷而去体现其利令智昏、贪婪特点,而他们竟想到着女装出城足见其狡诈。

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杀黑龙以冀州             济:                ②寒暑节        易:         
③从而焉                        谢:                ④以玉人        示:           
翻译下列句子。
(1)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译:
(2)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4分)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 盖地有高低
  (2) 亲给钱粮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 非咨询不其致:_______________ (2 )历山川:_______________
  ( 3 )利而忘义:________    _ _  (4) 嫌而避怨:________ _____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1)非相度不得其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结合文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海瑞的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喻皓造塔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①甚精,都料匠喻皓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皓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上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
注释:①制度,规划,设计。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而动如初
(2)都料匠喻皓所造也
解释划线的词
(1)逐层布板                         (2)匠师其言            
(3)人其板                           (4)塔成          
翻译
(1)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2)其用心之精盖如此!                                            
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于”字,意思与例句中划线的“于”字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A.其剑自舟中坠
B.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我哉
D.至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读了以上两则短文,你觉得喻皓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陈子龙《李氏之鸠》一文,完成文后下列小题。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易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鸩乃食。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的一位忠臣义士。明亡以后,他被清兵逮捕,自杀殉国。②楹:堂屋前的柱子。③贾:做买卖,经商。④十金:十两银子。⑤绐(dài):欺哄。
精练:
解释划线的字
⑴不远                      ⑵公必欲我他所                      
⑶贾人其志                  ⑷且鸠死而金无取偿也                
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过鹦鹉:比 B.愿以十金易:语气词,不译
C.至贾家,舍之去:就 D.鸩食:才

翻译下列句子
⑴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在人格化的鸠鸟身上歌颂其美德,寄托其志向。试概括本文的主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①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选自《作业纸》,有变式)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余忆童                       ②项为之强               
一癞蛤蟆也                     ④数十                      
翻译句子。
①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本文叙述了哪三件趣事,请用自己的话作概括。
作者是如何使这些小事变成了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要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于令仪济盗成良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①,晚年家颇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③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④。
【注释】①忤物:得罪人,与人合不来。②寡悔:很少有懊悔,意为很少做错事。③掖:教育。④令族:有声望的家族。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至明使(          )    ②名儒以掖之(       )
于令仪“长厚不忤物”,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于令仪用自己的言行教诲了周围的人,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醉翁亭记》,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本文作者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           ,他是            (朝代)著名文学家。(1分)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翼然临于泉上者(        )       (2)佳木而繁阴(        )
(3)山肴野(        )             (4)筹交错(        )
文章第二自然段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欧阳修命亭为“醉翁亭”,命文章题目为“醉翁亭记”,又自诩醉翁,请用简单的语言回答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如此陶醉呢?(2分)
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千古名篇。作者描写山水景物的功力值得学习,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主题思想更值得我们玩味。试着结合文章分析一下作者的情操,同时作为青年人,你又从此文中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3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意思。
从桓公孤竹             以其愚心而圣人之智 
得道                   不亦乎 
翻译下列句子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
大鼠  
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④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⑤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⑥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②阖(hé):关闭。  ③逡(qūn)巡:从容,不慌不忙。  ④几:凳椅。 ⑤啻(chì):仅;止。  ⑥龁(hé):咬。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为害甚剧
(2)蹲地上少休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大与猫等                      (2)众谓猫怯                    
(3)异国来贡狮猫                  (4)既而鼠跳掷渐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1)以为是无能为者。
(2)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通过这则故事,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之者谁?               ②醉翁之不在酒
者胜,                 ④树林阴
①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你认为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