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经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因此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潮
A.否定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 B.始终不能冲破儒家思想的羁绊 |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 D.提出了完整的近代民主政体构想 |
黄宗羲在《原君》中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并进而假设“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这一思想根源在于
A.抗清斗争的高涨 | B.宋明理学的兴盛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西方思想的影响 |
李贽在《焚书》中说:“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君主专制 | B.反对封建礼教 |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
元朝恢复科举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来考试文人,明清两代也以朱熹的思想为科举的标准答案,主要是因为
A.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 B.朱熹的个人努力得到统治者认可 |
C.科举考试改革的需要 | D.朱熹的思想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
《观书有感》中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反映了
A.陆九渊的“心即理” | B.朱熹的“格物致知” |
C.王阳明的“致良知”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下至唐代,虽仍是儒释道三足并峙,而实际上,佛教已成一枝独秀。” “士大夫寻求人生真理,奉为举世为人之最大宗主,与夫最后归宿者,几乎惟禅是主。”这说明
A.佛教挑战儒家思想的地位 | B.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 |
C.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 D.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 |
何兆武等人认为董仲舒的思想“已经不是先秦儒家的本来面目,而是经过一番改造以适应汉王朝封建统治阶级政治需要的儒家学说”,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表现为
A.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
B.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
C.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与材料相符的思想流派是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樊树志在《国史概要》中说:“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以下选项中体现这一思潮的是
A.孔子:提出“克己复礼” | B.老子:主张“因循自然” |
C.韩非子:认为“事异则备变” | D.墨子:主张“兼爱”“尚贤” |
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写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企业和贸易的存在。”该政策的实施( )
A.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
B.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 |
C.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 |
D.使这一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
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油价下跌了129 %,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
A.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 |
B.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 |
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
帕尔墨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作者的主旨是( )
A.强调工业革命是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 |
B.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C.劳动人民团结起来革命是改善处境的主要方法 |
D.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 |
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
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 )
A.程朱理学不受重视 | B.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 |
C.妇女教育受到重视 | 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
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