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 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选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阅读材料一中的地图,概括指出古代农业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新变化。综合材料一、二,反映了明清经济的哪些特征?
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它是封建社会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下列对土地兼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必然产物 | B.是封建经济衰退的表现 |
C.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 D.导致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
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以下各说法中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
《国语·晋语九》载:“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与叔鱼以求直(按:使自己
在争讼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材料表明了( )
A.贵族之间争田的现象逐渐多起来 |
B.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渐遭破坏 |
C.战国时期的政治日趋腐败 |
D.统治阶级制定严酷的法律来保护其阶级利益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 B.铁犁牛耕的出现 |
C.国家走向统一 | D.封建制度的确立 |
唐代经济学家陆贽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下列措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商鞅“重农抑商” | B.北魏推行均田制 |
C.北宋“不立田制” | D.张居正“田赋征银” |
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我国封建时代长期占据支配地位,对其缘由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地主土地所有制决定着当时中国社会的国家性质 |
B.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呈不断扩张趋势 |
C.自耕农经济缺乏经济实力 |
D.地主阶级政权是在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该图是1999年我国发行的汉代《牛耕图》邮票,它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汉代农业动力发生了根本变化 |
B.汉代耕犁更利于调节耕作深度 |
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 |
D.中国传统播种技术基本定型 |
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怍
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
B.耕作农具比较先进 |
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康熙末年,1711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就让丁税固定了下来。康熙蠲免钱粮(免交赋税) “有一年蠲及数省者”或“一省连蠲数年者”,甚至有全国性的蠲免。史载,1691年与1703年康熙皇帝免除天下钱粮2759万多两。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间,政府蠲免钱粮共计545次,免除天下钱粮计银1.5亿两。
——《论康熙皇帝的经济政策》
材料二
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再加上常年西北用兵,黄河泛滥成灾,造成了整个国库亏空甚多。随着地主经济的复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权转移因土地买卖而加速。农村里分化出大批无业光丁。同时,人丁逃亡和丁役不均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雍正时,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是谓“摊丁入地”,一举取消了人头税。实行“耗羡(官府在征收赋税时借口征收钱粮有损耗而额外加征)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发给官吏。
——《论雍正王朝经济改革的得失》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康雍时期在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二者经济改革的落脚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二者在赋税改革上有何继承性?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