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圆心波的性质,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造成这种状况的制度因素是

A.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
C.九品中正制 D.等级制
来源:2015届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经济学家陆贽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下列措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商鞅“重农抑商” B.北魏推行均田制
C.北宋“不立田制” D.张居正“田赋征银”
来源:2015届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A.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B.思想内容的辩证性
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
来源:2015届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来源:2015届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2015届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选项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B
毛泽东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C
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大会战
国民政府的军队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
D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实现了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

 

来源:2015届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 1962 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对此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
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完成
C.困难局面得到遏制,国民经济开始回升
D.工农业生产平衡发展
来源:2015届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对这种“新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提供了公民参政的均等机会
B.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D.贵族制下的“集体领导”
来源:2015届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塞万提斯在其《堂·吉诃德》一书的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此书创作目的根源于(    )

A.骑士文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变革
C.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推动文学革命
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对落后阶层的打击
来源:2015届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国史》载,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这表明

A.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
D.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
来源:2015届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苏联解体
来源:2015届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艺术家没有必要一定要如实反映所看到的东西,但一定要反映所感觉到的东西,所以可以让物体变形,取消透视法,在同一画面上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风格和材料来表现物体。这种艺术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来源:2015届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的史书呈现不同的世界,也体现了对世界认识角度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世纪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这个世界以欧洲为主体,外于此者,按基督教教理,除了圣地巴勒斯坦,都是应受天谴的异教土壤,理应排斥在沐受神恩的这个世界之外。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司马迁所著《史记》,主体是中国,但涉及范围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根据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材料三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注:通“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四 我国1962年出版的世界近代史教材《世界通史·近代部分》的第一章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而1992年出版的《世界史·近代史编》的第一章是“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史书在认知世界方面存在的局限。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对世界的认知视野上有何重大变化?结合中外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其变化原因。
(3)推断材料四两种教材关于世界近代史开端各自所用的角度。请分别用此两种角度阐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来源:2015届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体系下,世界近现代史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4-15世纪,现代化的准备或酝酿阶段;16-18世纪,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18世纪晚期以后,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世纪,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
——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问题:
(1)指出16-18世纪,英国现代化启动的具体表现。
(2)20世纪20-30年代,苏联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概括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3)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变化,分析新变化出现的原因。
(4)20世纪80年代,我国史学界掀起“现代化研究”的高潮,指出其历史背景。

来源:2015届广东广州中山深圳等七校联合体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