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A.反映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特点 |
B.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生活中的农民劳动积极性 |
C.中国封建小农经济男女分工明确 |
D.棉花种植普及,棉布已经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
据古籍记载: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可灌溉,亦可排涝。此记载所涉农具出现于( )
A.西汉 | B.东汉 | C.唐朝 | D.曹魏 |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A.灌溉 | B.制瓷 | C.冶铁 | D.耕种 |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这反映了自耕农( )
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 |
B.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 |
C.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 |
D.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 |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① 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
④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江南一带的农民,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 |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 |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存点纸币 |
D.用彩瓷装饰房子,用煤做饭取暖 |
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A.夏朝商朝时期 | B.春秋战国时期 |
C.汉朝时期 | D.唐朝时期 |
下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耕耱画像石(局部),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粉碎、平整已耕翻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 ( )
A.传统耕犁构造定型 | B.耕作技术日趋完善 |
C.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 D.铁犁牛耕推广到南方 |
《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
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A.小农经济盛行 | 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
C.商品流通不畅 | D.传统手工产量不高 |
为山东沂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 纪念邮戳。“牛郎织女”是我国民间流传千古的爱情传说,这一传说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因素有
①男耕女织 ②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 ③自给自足 ④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中国古代某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
A.孙叔敖 | B.管仲 | C.李冰 | D.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