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yù,卖)”的记载。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
《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篇。此时期黄河安流最可能的原因是
A.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
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 |
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
D.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 |
据史书记载:“牵牛以蹊(xi踩踏)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周时期 | B.春秋战国 | C.秦统一后 | D.明清时期 |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④ |
“中国历史上不是政府‘均富贵’打击资本经济,就是人口膨胀后饥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来毁灭资本经济,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总在小农经济的落后层次循环不前。”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在中国历史上以政府行为开创的“均富贵”措施是
A.秦始皇实行统一度量衡 | B.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北魏实行均田制 | D.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 |
《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可知上古中原地区产有竹子。史书记载∶隋唐时期,在现今河南、陕西等地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宋代,仅凤翔(属陕西)设有监司;明初,黄河以北,已不见竹子大量种植。上述记载,最能印证历史上的哪一现象或变迁?
A.竹子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 B.东周到明代初年的气候变化 |
C.政府对管理竹子种植的重视 | D.东周到明代初年的经济变化 |
《居延汉简》曾记载编户齐民户籍情况,如户主徐宗:“居延西道里徐宗,年50,妻1人。男同产2人,妇同产2人。宅一区值3000。田50亩值5000。用牛2值5000。”这样详细记载户籍情况主要是为了( )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的社会动荡 |
B.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稳定 |
C.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
D.征调人力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需要 |
清代学者陶煦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导致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 | B.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
C.封建土地私有制居于主导地位 | D.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 |
绍兴五年(1135年),屯田郎中樊宾说:荆湖、江南与两浙有大批良田无人可耕,地有遗利,而中原南渡之人,人有余力。如果“使流寓失业之人,田荒闲不耕之田,则地无遗利,人无遗力,可以资中兴。”材料不能说明
A.政局动荡导致流民增多 | B.樊宾建议政府鼓励垦荒发展生产 |
C.合理安置流民有利于维护南宋统治 | D.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此时完成 |
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A.曹魏 | B.唐代 | C.宋代 | D.明清 |
战国中期,孟子曾主张恢复井田制;西汉末王莽改革虽然一度恢复井田制,但很快失败。井田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 )
A.土地国有制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 | 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
C.集体劳作生产效率低于分散经营 | D.井田制下小农无自由 |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 B.自给自足 | C.连续性 | D.脆弱性 |
一个时代的服饰演变可以看出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意识的嬗变:西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变革”,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之美”。能够反映出以上文化审美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宗法制 “百家争鸣”、民主政治、理学盛行 |
B.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 |
C.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
D.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