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业。”《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气节来安排农业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
C.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 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 |
北魏初年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在这一制度下
A.农民可以自由从事工商业 | B.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 D.农民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
1974年及以后,河南信阳考古发现了两批蔡国的春秋铜器和战国铁器,青铜器用于祭祀,铁器多用于农业生产。材料说明当时
A.生铁铸造由蔡国独断经营 | B.青铜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
C.农业生产力有较大的提高 |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信阳 |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
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徒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大小,溢洪流,调分量。湘离接,通汉壮……”该诗吟咏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 B.芍陂 |
C.大运河 | D.郑国渠 |
据学者研究,在康熙四十五年(1705年)的直隶一些地区,有地10—40亩者占全区户数的51.5%;乾隆时安徽霍山县“中人以下咸自食其力,薄田数十亩,往往子孙守之,佃田而耕者仅二三”。材料反映的主要土地制度( )
A.是中国古代一贯的土地所有制 | B.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产物 |
C.是小生产方式长期存在的基础 | D.是清代后期走向衰落的诱因 |
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 )
A.小农经济的依赖性 |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D.小农经济的优越性 |
《吕氏春秋》写道:“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表明战国时期( )
A.土地公有制仍占主导地位 | B.“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
C.土地私有调动生产积极性 | D.政治动荡引发土地制度变革 |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
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 B.反映出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
C.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 D.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人口变化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数不断下降 |
B.唐朝时南北方人口比例差距开始缩小 |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
D.三个时期的总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 |
“……作三石人以镇湔江,五石犀以厌水怪。凿离堆山以避沫水之害,穿三十六江灌溉川西南数十州县稻田,自禹治水之后,因其旧迹而疏广之。”这个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坎儿井 | D.灵渠 |
阅读下列不同时代生产发展速度的数据表,它深刻的揭示出
时代 |
原始社会 |
农业社会 |
工业社会 |
信息时代 |
生产力发展的平均速度 |
每万年提高1% |
每百年提高4% |
每年提高3%左右 |
每年提高10%左右 |
A.人类文明分成四个阶段 B.社会生产力匀速上升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生产发展存在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