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促使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向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
B.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
C.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
D.奖励耕织政策的实行 |
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 )
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百姓生活 |
B.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解决衣食问题 |
D.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也会更好 |
苏辙在《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中说:“城廓之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故财之在城廓者,与在官府无异也。”其言论旨在
A.反对“不抑兼并”的政策 | B.强调缓和社会矛盾 |
C.向国家提供征税的依据 | D.为土地兼并辩护 |
“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
“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该民谣出现的时间和称颂的水利工程的所在地区是
A.春秋 河套 | B.战国四川 |
C.战国关中 | D.汉代关中 |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 | 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 |
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 | 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 D.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
当人类不仅靠采集食物,而且可以栽培植物养活自己时,就开始跨入了
A.旧石器时代 | B.新石器时代 |
C.金石并用时代 | D.铁器时代 |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B.商品经济发达 |
C.自耕农经济脆弱 | D.农家生活自然祥和 |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该诗句不能反映
A.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 B.农民自由迁徙择业 |
C.小农经济的保守性 | D.农民生活自给自足 |
中国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A.造成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 |
B.主要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有关 |
C.是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
D.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 |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A.小农经济下农民的生活 |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
C.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班固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汉书·食货志》)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班固反对以农为本政策 | B.班固具有农商皆本意识 |
C.政府实行工商皆本政策 | D.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动摇 |
战国初年李悝为魏相,颁行“尽地力”的教令,指出治田勤谨与否会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荀子也认为,如好好种田,可以亩产“数盆”,等于一年收获两次。这两则材料都表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重视( )
A.扩大耕地面积 | B.一年多熟制 |
C.增加从业人口 | D.精耕细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