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A.有利于确立土地私有制,调动劳动积极性 |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提高政府的赋税收人 |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
B.商周时期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
C.隋唐时期出现的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
D.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江浙地区 |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运动半径很小。下列解释不确切的是
A.做到了“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B.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
C.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居民流动性很小 |
D.传统农业社会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 |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发展 |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表明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
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
“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反映了农民怎样的生活( )
A.赋税沉重 | B.生活富足 |
C.日夜劳作,生活十分艰苦 | D.地主兼并土地 |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经济作物的扩种 |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 D.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
董仲舒认为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下列哪个皇帝设置了相关制度来缓解这一问题( )
A.汉武帝 | B.北魏孝文帝 | C.宋太祖 | D.明太祖 |
东汉崔蹇《政论》记载某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该工具是
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民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但没有一条言及卖土地,这同汉以后的文献多把卖田同嫁妻鬻子连在一起,有明显不同。这主要反映了( )
A.战国时期多数百姓没有土地所有权 |
B.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
C.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文献记载很少 |
D.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 |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
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维持国家财政 | B.小农经济出现 |
C.私田大量开垦 | D.耕作技术提高 |
读下列两图。唐代筒车发明和推广后,翻车却仍长期而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最主要原因是
A.封建政府对农业生产技术并不重视 |
B.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较迟缓 |
C.我国南方地区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
D.翻车不仅可以灌溉,而且也能排涝 |
下面是对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的赞誉之词,按工程修建的先后排序是
① “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
②“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因命曰郑国渠”
③“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④“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A.①③④② | B.④③①② |
C.①③②④ | D.③②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