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农历2014年腊月初八前后,我省各地普降大雪,应验了“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谚语。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科学

A.服务农业以农业为中心
B.建立在经验和总结的基础上
C.精准的预测性
D.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哲宗元祐元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借贷赒(同“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

A.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
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
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
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B.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C.反映出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D.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经济现象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在某些地方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
②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
③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夜市
④出现了技术比较先进的“灌钢法”

A.①④③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景迁庐江(位于安徽)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后汉书》的这段记载反映当地(    )

A.大力治理黄河基本消除了水患
B.农民丰衣足食促进了商业发展
C.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D.采用铁犁牛耕提高了农业产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每一时代都有这一时代的名片与特色。下面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司使、话本、风俗画
②九品中正制、耕耙耱技术、翻车
③三省六部制、筒车、南青北白
④理藩院、风力水车、珐琅彩

A.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关于 战国时期的资料,指导教师认为它不能当成原始史料使用。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农业劳动的场景 B.使用的生产工具
C.“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 D.文字的字体与书写方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1—1839年……中国以技术成就农业经济的辉煌,但也陷入‘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陷阱。”(姚余栋《重燃中国梦想:中国经济公元1—2049年》)这里的“‘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陷阱”是指中国古代农业

A.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B.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是高技术下的低效率生产 D.是简单协作的循环再生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

A.经济作物扩大种植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D.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中国却没有这样的作用,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文明的发展。其中利用自然力并改进技术提高效能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闽广多种木绵(棉花),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然。”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