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该“理念”是(    )

A.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 B.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
C.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 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

A.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 B.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
C.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 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我国古代实行过的几项重要制度,按其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内阁制度         ②行省制度
③三省六部制       ④九品中正制

A.②③①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说:“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对该论述正确的理解是(  )
①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人治”    ②君主专制具有残暴性
③君主专制极大地压制“人性”    ④君主专制有害无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秦朝
C.宋朝 D.清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国家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南北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各地区经济程度提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丞相。下列对这种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C.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D.都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
①由贵族政治变为官僚政治                         ②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③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力                         ④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厦”。这四根“支柱”对于中央集权的作用不包括(  )

A.郡县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B.尊儒制度:使儒家思想上升为官方哲学
C.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
D.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保证中央财政收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专家)在某著作的序言中写道:“在这种政权结构中,各级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就是这部大机器上的无数小螺丝钉;而最高的君主,便是这部巨大机器的总操纵者。……官僚们永远只能是君主的工具,官僚机构只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对上述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这一政权机构”是指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
B.“这部大机器”是指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著作研究的突破口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D.著作有可能从官僚政治的工具性彻底否定官僚政治的历史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李四光与中国地质力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