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了度量衡 B.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C.创立了科举制 D.建立了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C.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 更新:2021-06-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的两人在治国方略上存在很大差异的根源是(  )

A.君主专制与民主法制 B.奴隶制商品经济和封建自然经济
C.“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主要是因为(  )

A.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为两汉至宋元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统一了度量衡
D.统一了法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出现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是和某项重要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该项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始于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  )

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郡县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考古发掘的战国末年至秦代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批叫做《语书》的竹简里有几处“正”字都作“端”字,如“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端”实应为“正”。这种记录方式本质上反映了(  )

A.史官的粗疏 B.王权的神秘
C.汉字的精妙 D.皇帝独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承秦制”,汉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西汉后期,在今天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一带设立了回浦县,隶属于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时会稽郡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②会稽郡有权任免回浦县县令
③会稽郡郡守是台州最高的行政长官
④苏州是会稽郡郡守的封地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大事皆由廷议向皇帝提出意见,由皇帝裁度或由廷议作出决定”。此规定表明秦汉时期(    )

A.中央集权制较完善 B.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C.绝对皇权已经形成 D.尚未形成专制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  )

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