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秦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两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础。下列对于秦朝中央集权的认识理解错误的是(  )

A.秦朝的统一是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前提条件
B.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建立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建立的标志
C.皇权至上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突出特征
D.秦朝迅速激化的阶级矛盾集中反映了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之权力工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C.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
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

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误,却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这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是

A.秦王朝延续了两千多年 B.肯定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秦帝国的结构十分完美 D.秦帝国的结构维持了持久的统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其中“郡县时代”对应的是(   )

A.秦朝 B.西周
C.黄帝时代 D.西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春秋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到秦朝“书同文字”的变化(下图所示),反映出(    )

A.汉字开始走向成熟
B.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C.书法发展为自觉的艺术
D.从百家争鸣走向文化专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剑桥中国史》在评价秦朝时说:“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这里所说的秦朝的成就可以名之为“革命”的主要依据是(   )

A.废除了宗法制和分封制,推行了郡县制
B.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C.废除了世卿世禄制,皇帝任免各级官吏
D.灭掉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
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始皇廿八年的“峄山刻石辞”中载:“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今乃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从材料中可看到了哪些制度
①郡县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皇帝制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A.分封制、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朝以后,大部分专制王朝都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是因为(    )

A.小农经济是专制统治的基础
B.小农与皇帝根本利益相一致
C.历代帝王大多信奉平等思想
D.地主与皇帝的矛盾十分尖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朝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道”是(    )

A.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B.与郡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C.与县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D.与乡同级的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