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山阴志》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临安志》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绍兴志》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A.

①②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1925年清华学校大学部招生考试的部分试题:“(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有何异同?(2)中国国会为何有两院?……(6)试详论独裁制与委员制利弊。……(8)试择要批评民国十二年公布之宪法。”下列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

A.命题者质疑实行两院制 B.清华学校关注考生公民素养
C.公众批评《临时约法》 D.北洋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材料二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材料一中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何以见得“树墩还是可以萌发”的?
(2)材料二中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思想解放运动有利于社会转型,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争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着减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 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指的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4)为了让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在中国实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做了哪些努力?( 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 那么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下图是1924年孙中山手书的《黄埔军官学校训词》。其内容为: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这句话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坚持革命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时期有人写了这样一封信:“共和病国,烈于虎狼,纲纪荡然,国亡无日。近闻伏阙上书劝进者不啻万余人……明谶云:终有异人自楚归,项城即楚故邑也。其应在公,历数如此,人事如彼,当决不决,危于积薪。伏愿速定大计,默运渊衷,勿诿过于邦交,勿怀情于偏论,勿蹈匹夫遹守之节,勿失兆民归命之诚,使衰年余生,重睹开日。”写信人希望“重睹开日”的意思是

A.复辟帝制 B.继续革命
C.再造共和 D.严肃纲纪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社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政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由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前后国人对宪政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宪政的历史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力邀杨度参加,他表示:“吾主君主立宪,吾事成,愿先生助我;先生号召民族革命,先生成,度当尽弃其主张,以助先生。努力国事,斯在今日,勿相妨也。”
材料二   “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
——杨度《君宪救国论》1915年4月
材料三 杨度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之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有人讥讽他投机,他驳道:“方今白色恐怖,云何投机?”
——何汉文《杨度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杨度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政治追求。
(2)以上三则材料体现的杨度的政治主张是否矛盾,并请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政权在天京建立,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两个纲领。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
材料二 20世纪初中华民国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诞生,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是,政权很快落入反动官僚袁世凯手中,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
(1)材料一中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体现了何种思想主张?这两个纲领分别存在何种局限性?
(2)材料二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它的颁布尽管未能够维护住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但是有着重大意义,其意义是?
(3)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时报》1913年7月刊登了某师范学校(注:其生源主要是南方)对学生崇拜人物的调查。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位次
被崇拜者
得票
位次
被崇拜者
得票
1
孔子
153
7
王守仁、黎元洪
6
2
孟子
61
8
朱熹、华盛顿等4人
4
3
孙中山
17
9
程德全
3
4
颜渊
11
10
康有为、袁世凯等4人
2
5
诸葛亮、范仲淹
8
11
苏秦、秦始皇、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马丁·路德、卢梭、梁启超等
1
6
岳飞
7

A.辛亥革命没有能够深刻改造国人的思想,儒学影响深远    
B.在当时中国,孙中山及其民主共和思想影响力巨大
C.近代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国人初步了解西方哲人
D.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弱化了知识分子对帝王的崇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
路易十六统治时期(1774年即位)是旧君主制(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在革命来临之前,政府已开始进行改革,而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也符合材料中托克维尔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中国“坏政府”的改革与辛亥革命的历史联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1)如何运用法律巩固革命成果。《临时约法》颁布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重视法律的作用,力求运用法律巩固革命成果。(2)如何理解政权和法律的关系。法律是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但是在一个其有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历史的国家,法律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从属于政权的。(3)资产阶级宪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难以实施。
——摘编自张晋落《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教育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原则对当时社会变革
产生的深远影响。
(2) 你是否同意“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说法?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二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9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
(2)1912年,中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两个共和国的诞生对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改革开放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又有哪些具体表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