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杨天石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个看法未必准确。因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最要紧的任务是救亡,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会马上和工人阶级产生矛盾冲突,而孙中山特别讲到,要让中国的工人阶级避免受剥削的痛苦。对该学者的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
A.完全否定了辛亥革命在发展资本主义方面的作用 |
B.孙中山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根本上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
C.辛亥革命的任务仅仅是挽救民族危亡 |
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最迫切的诉求 |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
除革命党、谘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这表明( )
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
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 |
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 |
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 |
1925年孙中山病逝,北洋军阀将领徐树铮送了一副挽联: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对该联的理解适当的是
A.该联反映出北洋军阀对国民大革命的恐惧 |
B.北洋军阀统治独裁专制,所谓“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是言不由衷 |
C.该联肯定了孙中山在反对军阀割据、维护国家统一中的重要作用 |
D.该联肯定了孙中山在维护民主共和中的重要作用 |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D.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其根本目的在于( )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 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 D.为复辟帝制作舆论准备 |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次日,即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下面关于孙中山改历改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结束 |
B.含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 |
C.彰显了孙中山的共和观念 |
D.意在破除君主制度给人们的思想束缚 |
20世纪初某西方报纸报道:昨天,纽约唐人街华人燃放鞭炮举行庆祝活动。在以前,居住在大街的华人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君主立宪”,另一派支持“民主”。昨天,他们步调一致。“他们”庆祝的应是( )
A.光绪帝下诏“新政” | B.义和团运动兴起 |
C.中国同盟会建立 | D.中华民国的成立 |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该观点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
A.发动了武昌起义 |
B.终结了清朝统治 |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
D.颁布了《临时约法》 |
李时岳指出:“事态表明,辛亥革命前,在全国性统一的民主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内部,实际上是山头林立的。各个山头有各自活动的地盘,有各自联系的群众。”这主要表明( )
A.中国同盟会的内部派系复杂 |
B.中国同盟会对会员的束缚较少 |
C.中国同盟会是一个民主政党 |
D.三民主义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
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
A.《临时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
C.《临时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
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诗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经济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下列对当时这一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革命”已带来根本性变化 |
B.“革命”话语影响极为广泛 |
C.国民的权利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
D.“政治革命”目标已彻底实现 |
日本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A.完全相同 | B.正好相反 | C.部分相似 | D.三者同步 |
“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