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君主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 第二个巨大飞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君主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54年宪法十一届三中全会 |
B.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
C.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
D.辛亥革命 1954年宪法 “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
下图为创作并发表于1912年的漫画《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副题为“大人老爷所用”,描绘清王朝宫廷所用之各种物品被送进了“博物院”,而成为“最新陈列品”。这反映了作者( )
①期待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受到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
③支持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④封建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
《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 | B.辛亥革命不彻底 |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 | 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
美国学者周锡瑞指出,辛亥革命后,“任官举职,权柄恒不自上。往往司长所辟除者,地方人民辄投函或径谒司长,要求更易,甚至已易数人不能决”。这种现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
A.民国政府行政效率较低下 |
B.民众民主共和意识得到提高 |
C.公众对政治生活关注增强 |
D.地方政府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
图一、图二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史料。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A.图一的“天命诏旨书”具有浓厚的反封建意识 |
B.图二是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的“安民靖土”文告 |
C.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革命运动都打击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 |
D.与图片内容有关的两次革命都学习西方,试图建立民主制度 |
对下表信息解读准确的有
近代中国外债情况
|
款项数目 |
总额 |
清政府 |
210项 |
18亿银元:为赔款借款占61%;实业借款占28.7% |
北洋政府 |
633项 |
15.56亿银元:军政借款占64.4%;实业、教育借款占35.5% |
国民政府 |
108项 |
28亿银元:军政借款占86.77%;实业、教育借款约占8.26% |
①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的主体 ②为近代工业发展筹集部分资金
③北洋时期款项最多、数额最大 ④列强对华经济渗透的手段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原创】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于1901年到1905年实行“新政”。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方面。但“新政”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反而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清末“新政”就是一场骗局。本着对历史事件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下对清末“新政”的认识和评价,体现唯物史观,而且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清末“新政”在本质上仍属于清政府加固专制腐朽统治的措施 |
B.根本上是为专制统治服务,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C.是学习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举措,大大推进了中国近代化 |
D.毕竟是清政府比较务实的变革,不应以传统的眼光看待“新政” |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该观点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
A.发动了武昌起义 |
B.终结了清朝统治 |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
D.颁布了《临时约法》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从增进宪政意识看这种做法
A.与时俱进,民国政体不断完善 |
B.因人设法,违背法治精神 |
C.防患专权,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 |
D.权力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
《全球通史》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诗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经济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下列对当时这一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革命”已带来根本性变化 |
B.“革命”话语影响极为广泛 |
C.国民的权利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
D.“政治革命”目标已彻底实现 |
日本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A.完全相同 | B.正好相反 | C.部分相似 | D.三者同步 |
“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