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虽然被袁世凯窃取了政权,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
B.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段文献资料
A.强调各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思想 |
B.主张实施美国式的总统制共和制 |
C.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
D.付诸实施并极大推进民主化历程 |
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共同之处是( )
A.都推翻了专制王朝 |
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C.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
D.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 |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君主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 第二个巨大飞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君主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54年宪法十一届三中全会 |
B.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
C.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
D.辛亥革命 1954年宪法 “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
1912年4月22日《大总统袁世凯命令》中强调:“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蒙、藏、回疆与内地各省平等,将来各该地方一切政治,俱属内务行政范围。”这主要表明,北洋政府( )
A.坚持维护共和制度 |
B.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
C.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
D.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施政纲领 |
1912年5月,戴季陶在《民权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杀》的文章中写到:“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炳麟阿权,杀!”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并未下令追捕此人。据此可以推断
A.民国初年,国民党与袁世凯存在着激烈冲突 |
B.辛亥革命后,大众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C.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坚决反对 |
D.辛亥革命后,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
“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
①《辛丑条约》的签订 ②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 ③武昌起义 ④推翻清朝统治 ⑤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1912年8月21日的《民权画报》发表了漫画《改头换面》。画中一个站立的人由五个汉字组成,其头部为“共和”二字,四肢和躯干是繁体字“拿破仑”。该漫画最适合于( )
A.肯定孙中山革除帝制的意义 |
B.揭露袁世凯的专权野心 |
C.讽刺清政府的最后挣扎 |
D.反对照搬法国共和政体 |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
某位学者在研究中华民国建构国家制度的课题时,拟从各民族公民身份、代议制度和国家结构形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你认为作者应优先选择的资料是
A.“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C.《蒙古待遇条例》 | D.革命亲历者的回忆录 |
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日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这说明
A.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强大的社会风潮 |
B.立宪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C.晚清社会不同阶层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用性 |
D.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 |
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
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 B.辛亥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 |
C.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 D.中国从此结束了封建制度 |
1912年,上海某时尚杂志登载文章:“近日沪上服饰之异,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衫则仿西制而无领,袖则短,只笼其臂半。裤则紧贴其股与腿。皆以亮纱及轻纨制之,肤雪玉肌,显豁呈露。裙之料,则以最薄之纱,虽着如未着。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A.上海服饰引领全国潮流 | B.上海服装质地优良 |
C.当时女性盲目崇洋 | D.作者态度相对保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