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0世纪初中国的革命,主要是按照卢梭主义来搞的一场政治大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 B.推翻袁世凯独裁统治 |
C.国民革命取得胜利 | D.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哪些语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
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 |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
D.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
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
B.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
1912年6月27日《大公报》在描述天津女子服饰时写道“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洋装的,这是剪发的一起。不剪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有梳在两边的,梳在后头的,有知百个式样。”这表明
A.天津女子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
B.天津女子得到解放,获得更多权利和自由 |
C.剪辫易服在当时的中国大城市已全面推广 |
D.此时的移风易俗浪潮与辛亥革命的推动有关 |
据载:“辛亥革命后,有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共和观念风行 | B.帝制基础尽除 |
C.传统文化皆废 | D.民权高度发达 |
民国十三年八月,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表明孙中山先生( )
A.认为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目标一致,过程迥异 |
B.认为土地国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途径 |
C.接受俄国式发展道路,确立三大政策 |
D.尝试寻找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
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国民党人,因不得不继续努力,以求中国民族解放,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这表明中国国民党( )
A.政党性质发生彻底改变 |
B.意识到革命成功必须依靠群众 |
C.放弃了原来的革命目标 |
D.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
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 )
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 |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
(近)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B.鸦片战争—中法战争—鸦片战争 |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D.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它的表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
B.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2000余年帝制的终结 |
C.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 |
D.它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共和代议制度的法律由此确立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以下变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学习西方制度,变法一时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③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④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
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
B.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 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 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 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 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C.《天津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 在两个跃迁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迁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什么事件( )
A.辛亥革命、五四宪法、改革开放 |
B.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
C.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