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
A.赎罪券和《圣经》 |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
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
恩格斯评论某一运动:“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是( )
A.苏格拉底 | B.彼特拉克 |
C.马丁·路德 | D.孟德斯鸠 |
布鲁斯·雪莱的《基督教会史》认为:加尔文教强调上帝的主权反过来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国家观。路德倾向于认为国家至高无上。……但加尔文教导说,没有人(无论是教宗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加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据此可知加尔文教主要强调
A.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 | B.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结果 |
C.加尔文宗崇尚民主共和 | D.宗教改革思想是现代宪政的核心思想 |
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主张,其意义在于( )
①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②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③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④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这段话旨在( )
A.否定行为的重要 | B.肯定信仰的权威 |
C.抨击教皇和教会 | D.强调“道”的重要 |
某思想主张“走出修道院,大步跨入生活的集市,把规矩渗透到尘世生活,并以不懈努力的创业精神和反对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积极进取增加财富,践行自己的神圣责任,光大上帝的荣耀"。下列与该思想明显不符合的是
A.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
B.我自己个人奋斗,发家致富,不是我贪财,而是上帝要我去当商人,让我去奋斗 |
C.上帝凭耶稣的救世功劳而赐予信徒灵魂的超自然恩赐,人们可通过祈祷求得一切 |
D.上帝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 |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任何行为。”这段话旨在
A.否定信徒日常行为的社会价值 | B.肯定信仰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
C.抨击教皇和教会存在的必要性 | D.强调“道”所体现的重要作用 |
“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
B.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 |
D.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
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上述观点
A.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 |
B.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
C.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 |
D.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 |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
A.比特拉克 | B.莎士比亚 |
C.马丁·路德 | D.伏尔泰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 B.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 |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 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
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成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腐败 |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
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
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该话从本质上( )
A.指出了基督徒的信仰途径 | B.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 |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 D.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