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规定帝国主义国家有权对中国进资本输出的不平等条约和最早掀起瓜分国狂潮的国家分别是
A.《马关条约》、德国 |
B.《北京条约》、英国 |
C.《天津条约》、德国 |
D.《马关条约》、英国 |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变法措施得力 ②光绪帝坚持变法 ③变法阻力很大 ④改革涉及面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基本方式是
A.资本输出和大量倾销工业品 | 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贷款 |
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 | D.修筑和经营中国的铁路 |
1901年1月29日,清廷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变法谕旨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深念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这表明
A.清政府决心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 | B.清政府认识到了“变法”的重要性 |
C.清政府学习西方仍然停留在器物的层面 | D.清政府决定放弃纲常伦理 |
“公车上书”提出了以下四项主张,康有为认为其中只有一项是“立国自强之策”,那就是 ( )
A.“下诏鼓天下之气” | B.“迁都定天下之本” |
C.“练兵强天下之势” | D.“变法成天下之治”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 )
A.科学知识 | B.企业管理制度 |
C.政治制度 | D.教育制度 |
戊戌变法是( )
①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③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 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 B.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 |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
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
A.强学会的成立 | B.《中外纪闻》创办 |
C.“公车上书” | D.保国会成立 |
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 B.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
C.维新派的软弱妥协 | D.帝国主义的破坏 |
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 )
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 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 |
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 | D.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 |
下列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被光绪帝在百日维新中采纳的有:
①撤并政府机构 ②改革科举制度 ③实行君主立宪 ④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