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
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另起炉灶” |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英国外交家艾登在一次国际会议中说:“当今世界,解决任何重大国际问题,都不能离开中国和周恩来。……你们早晚都会清楚,周恩来是个不平凡的人。这次会议可能是 ( )
A.波茨坦会议 | B.日内瓦会议 | C.万隆会议 | D.联合国成立大会 |
《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不结盟运动 | D.“上海五国机制” |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
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
“大量的苏联小说、歌曲、电影涌入中国,唱苏联歌曲、读苏联小说、看苏联电影成为当时国人的时尚。苏联文化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几乎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有
①反映了十月革命后中国人向苏俄学习的热情高涨
②受当时中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影响
③体现了苏联模式对当时中国的深刻影响
④受当时美苏冷战形势的影响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③④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
一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
C.出席万隆会议时 |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
A.求同存异 | B.“另起炉灶” |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D.“一边倒” |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
图1和图2是新中国的两次外事活动片,它们所反应的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共同原则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A.独立自主 | B.“一边倒” |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D.“另起炉灶 |
“(这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某年西方报纸评论的会议应是
A.日内瓦会议 | B.亚非会议 |
C.第26届联大会议 | D.关贸总协定签字仪式 |
新中国成立后,便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敢与帝国主义阵营的霸主美国叫板,一举收回外国兵营。这表明我国政府坚定地执行了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另起炉灶” | D.“一边倒” |
建国初,周恩来在参与某次国际活动时说:“如今……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有几个兄弟国家参加,要配合,要有板有眼,都要合拍。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材料中的“正规戏、舞台戏”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外交成就?
A.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B.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参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
D.参加亚非会议,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外交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