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美国《商业周刊》在评论50年代某次重要国际会议时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粉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关于这次会议正确的认识是

A.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会议与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有关
C.会议是指万隆会议
D.会议使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正常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指出:“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周恩来阐述的是(      )

A.社会主义国家合作的重要性 B.东西方国家改善关系的必要性
C.“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必然性 D.邻国之间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

A.“一边倒”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面两幅图的历史信息叙述完全错误的一组是:
 
①都在冷战背景下召开
②都有亚非拉国家参与 
③都强调在“和平共处原则”下发展国际关系 
④都主张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外交政策 
⑤在两次会议上,中国与更多的国家增进了解,发展了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   )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强烈愿望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说“毛泽东指出,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根据以上材料判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含义是(   )
①新中国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 立外交关系  
②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建交
③指与外国(主要指帝国主义)建立外交关系需要合适的时机和条件
④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  )

A.对苏联和对西方贸易额出现交替上升状态
B.被西方封锁遏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
C.国民经济建设国际环境恶劣,举步维艰
D.同西方国家经济技术交流活动陷于停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丽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图一 毛泽东会见斯大林  图二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图三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C.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欧洲共同体成立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北约成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选择题